小米首季收入保持雙位數增長 IoT業務毛利率創新高|聶振邦

撰文:聶SIR
出版:更新:

小米2024年首季度業績昨日 (5月23日) 出爐,業績基本面展現強勁勢頭,各項財務指標均勝市場預期。一季總營收錄得755億元 (人民幣,下同),按年按年增長27.0%,連續兩個季度按年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經調整淨利潤65億元,按年增長100.8%,創下歷史新高;集團毛利率22.3%,按年提升2.8個百分點,顯示出小米在「規模與利潤並重」核心經營策略上的積極投入,並正式進入快速增長軌道。

主要業務板塊穩健 持續推動業績增長

小米高端化戰略並持續取得成效,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整體出貨量的佔比已達21.7%,大陸地區5,000至6,000元人民幣價位段的手機市佔率亦有顯著提升。整體來看,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060萬台,按年增長33.7%;手機業務毛利率為14.8%,按年提升3.6個百分點;收入為465億元,按年增長32.9%,實現連續兩個季度按年增長。

本季度最亮眼的莫過於其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分部業務總收入達204億元,按年增長21.0%;毛利率為19.9%,按年大幅提升4.1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 (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 數達到7.86億,按年大增27.2%。其中,擁有五件以上連接至AIoT平台的設備用戶數達到1,520萬。

小米智能大家電產品組合愈來愈豐富,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品類展現高增長趨勢,銷量均錄得大幅增長,大家電業務收入按年增長逾46%。平板產品出貨量全球排名前五,大陸地區排名前三。至於可穿戴產品,小米保持一貫領先地位,其中TWS耳機全球出貨量排名首次超越巨頭三星攀至第二,大陸地區更穩居首位。綜合業績表現來看,相信小米在AIoT完善深入的佈局,將繼續成為整體業績增長的堅實基礎。

2024年4月25日,北京車展,小米首席執行官雷軍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澎湃新聞)

互聯網服務業務方面,收入同樣再創新高,錄得80億元,按年增長14.5%。用戶規模擴大,全球及中國大陸月活躍用戶數均創歷史新高,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受惠於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強勁復甦,預裝收入亦實現穩健增長。

筆者認為,小米佳績有目共睹,首季業績步入高增長之餘,新推出的智能電動車Xiaomi SU7系列亦受市場追捧,今年業績表現可期。截至今年4月30日,Xiaomi SU7系統累計鎖單量達到88,063輛。業績會上,管理層更透露汽車工廠6月開啓雙班,6月單月交付目標有望突破1萬,全年目標交付量衝刺12萬輛,展示小米對SU7系列競爭力和擴大產能的信心。

走勢上,自4月22日以來小米股價見升浪,與恆指走勢相若,截至其後高位累升近三成,同期恆指則累升約兩成,小米明顯跑贏大市,反映市場對集團業務前景充滿信心。但不論恆指或小米,升浪至今已有一個月,近日走勢有所調整亦可理解。對於小米,18.00港元水平屬較強支持位,有意進場可等待此進場時機。後市主要關注港股整體投資氣氛會否冷卻,只要恆指能守穩19,000點關口,加上小米有自身優勢,小米具條件上破20.00港元收市,從而展開下一波升浪,下半年可望挑戰22.00至23.00港元。

【財經專欄】聶振邦(聶Sir).新股聶人|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