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料本港GDP增長明年回落至1.3% 短期內政府財赤或有加大風險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財政赤字規模達872億元,預計今年本港GDP增幅為2至3%。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預計,今年本港GDP僅會增長2%,明年更進一步放緩至1.3%,主要考慮到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包括中美貿易戰,特朗普或在今年第三季對中國加徵高達60%關稅。同時,美國減息幅度不如預期,令息口維持在歷史較高位置,這些均不利於本港貿易及金融業務,本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會對外圍波動敏感度較高。
預計需待至2029至2030年才達到收支平衡
他指出,若果受到貿易戰壓力等因素影響,本港經濟增長不如政府預期,短期內赤字將有進一步擴大風險,而中長期要恢復盈餘,政府估計需要至2028至2029年才能達到,但其實是需要GDP實際增長恢復至3%。而名義增長達5%配合,故此意味是需要視乎經濟增速的回歸,而這方面是需要更多增長潛能的發掘,預計需待至2029至2030年才達到收支平衡。
樓市方面,瑞銀投資銀行香港策略師陳志立表示,預計今年樓價表現平穩,主要考慮到息口回落及租金回報的恢復,預計整體樓市表現將較去年為好。財政預算案提出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鄧維慎表示,400萬元以下交易估計佔整體交易達15%,預計能夠帶來支持,細價樓能夠受惠。
股市方面,陳志立表示,近期受到DeepSeek效應,港股有不錯表現,今日升穿24000點,但估值較歷史平均水平及美國,仍屬於低,其後會需要留意兩會上宣布的政策。板塊方面,預算案提出加徵機場離境稅,預計能對本地消息帶來正面作用,而港府繼續推動發展北部都會區,也利好發展商,同時並看好航空股及高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