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首提穩定幣 稱縮短跨境支付鏈條 惟新技術應用帶來監管挑戰

人行首提穩定幣 稱縮短跨境支付鏈條 惟新技術應用帶來監管挑戰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今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經過10多年建設及發展,中國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廣覆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

目前人行與30多個國家及地區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成為全球金融安全網重要組成部分。

他指出,近年來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面臨的問題逐漸出現,包括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有待改善,跨境支付亦要協調不同法律及監管框架。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傳統跨境支付技術設施容易被政治化、武器化,要推動全球跨境支付體系朝向更高效、安全、包容、多元方向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新華社)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新華社)

稱全球金融穩定體系正臨挑戰

潘功勝續稱,新型技術在跨境支付加快應用,並推動央行數字貨幣及穩定幣發展,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但對金融監管亦帶來重大挑戰。

他認為,全球金融穩定體系正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監管框架仍碎片化,可能出現的監管套利,削弱全球金融穩定體系;數字金融等新型領域監管不足,加密資產市場及氣候相關監管框架的全球監管協調不足;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缺乏統一監管標準,全球要加強監管協同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