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美元債息年內殺到! 恒大倘「硬著陸」 5大「苦主」逐一盤點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有傳身陷債務危機的中國恒大(3333),將會「一變三」變成國企,不過方案未正式落實,最終恒大的下場如何,仍有待當局「拍板」。惟目前欠債近兩萬億人民幣的恒大,若果不幸「硬著陸」,走向破產的話,銀行、供應商以及債券持有人等五類人士,利益勢受損。

恒大早前要求管理層,以「保交樓」為目標。(公司圖片)

中國恒大(3333)早前發公告指於23日如期支付公司債「20恒大04」的利息,暫時緩解市場對出現付息違約的憂慮;惟以「場外方式」解決,同時亦引發部分投資者的擔憂。

單計債息 恒大年底前須付7億美元

據《彭博》統計,由9月開始到年底,單計債券恒大將要支付6.99億美元的利息,明年更有逾23億美元的利率開支。報道引述位於北京的債券基金Shengao Investment合夥人Li Kai稱,當內地企業安排將利息直接向票據持有人支付時,大多是因為公司無法按時履行其責任,並涉及延期或分期付款等,是避免公司陷入違約困境的方法之一。

據《彭博》統計,由9月開始到年底,單計債券恒大要支付6.99億美元的利息。(Bloomberg圖片)

集團後續問題,除支付債務利息外,還包括能不能保證已出售物業按時交付,以至如何處置恒大財富規模達400億元人民幣的到期理財產品等。對於恒大而言,市場分析有三種結果:一是最壞的「硬著陸」,即無序破產;二是有序推進破產重組(軟著陸);三是中央出手救助。

據集團中期業績報告,恒大總負債達1.9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是內地GDP的2%。規模之大,由中央出手救助,或許是最好的結局。但若果最壞的「硬著陸」情況發生,究竟會對什麼行業或股份類別影響最大呢?綜合市場分析,恒大危機一旦「爆煲」,除散戶外,利益受損的行業或人士包括以下五大類!

1)銀行/內險公司

據中期業績,恒大負債達1.97萬億元,當中有5,720億元是銀行,包括信託在內其他金融機構的借款,有近半將於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到期;截至去年底,民生銀行(1988)、農業銀行(1288)等,均在恒大主要貸款銀行之列。

若果情況蔓延,據《Morningstar》報告,若有內房商破產時,相關融資銀行需為貸款登記為壞賬;在壞賬水平上升的同時,為滿足監管要求,涉及的中資銀行需加大撥備金額,使其能夠覆蓋150%的不良貸款,屆時勢會影響銀行的盈利及股價表現。

詳細報道:《路透》:農行民行中信等銀行 已就恒大相關貸款進行減值撥備

2)供應商

恒大是內房龍頭,其上、下游供應商涉及建築承包、建材、家居、媒體廣告等,過去集團向供應商發出商業票據,以延遲支付費用。有內地傳媒指,近年恒大的商業票據金額激增,由2014年的200多億元,大幅增至近日的2,000多億元。

由於資金流動性出了問題,不時發生商業承兌匯票逾期等問題,事實上,恒大的塗料供應商三棵樹,早前就接受了「以樓代債」的交易。

詳細報道:恒大供應商三棵樹﹕恒大以樓抵債 另持對方5.6億人幣應收票據

3)理財產品持有人

恒大旗下「恒大財富」,員工購買內部理財產品後,由於無法兑付,大批人士於恒大位於深圳的總部聚集,要求「維權」,涉及金融達400億元。據報恒大向投資者發布兌付方案,分別為現金分期兌付、實物資產兌付、沖抵購房尾款兌付。

恒大財富緊急啟動實物兌付 全國27省市設諮詢點 住宅按7.2折算

恒大有高層因家中有急事 5月提前贖回理財產品 另債券暫停交易

4)債券持有人

過去內房不時推出高息債券,息率往往高達8厘以上,甚至十多厘,以吸引投資者買入。據《彭博》綜合截止今年6月底的數據,顯示總部位於倫敦、專注於購買新興市場債券的資產管理公司Ashmore Group Plc,持倉量達4.33億美元,或是持倉最大的外資行之一。

其他投行包括貝萊德則持有3.85億美元;瑞銀持有2.75億美元;滙豐(0005)則持有2.06億美元。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貝萊德、瑞銀以及滙豐,大多是通過側重投資較高風險新興市場或亞洲信用債的工具所持有,不排除持倉規模已出現變化。

另外,本港一眾富豪當中,最撐恒大的可說是華人置業(0127)大股東劉鑾雄(人稱大劉),及其太太「甘比」陳凱韻,過去多次購入恒大的股票及債券;劉鑾雄胞弟「細劉」劉鑾鴻旗下的利福國際(1212)亦有投資恒大債券。

商人潘政旗下泛海系,包括泛海國際(0129)、匯漢(0214)及泛海酒店(0292)合共投資逾百億元恒大債。

華置減持恒大1.09億股 年內或沽清7.51億股 埋單恐帳蝕108億

恒大債主滙豐「呻苦」 祈耀年:債務危機將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

據內地傳媒稱,恒大深夜召開「復工復產保交樓」專題會。(微博圖片)

5)一眾準業主

對於一眾購入恒大項目的業主,最擔心應是集團能否按時交付物業,同時集團又向不同「債主」提供「以樓代債」選項,一旦項目未能按時交付,相信到時亦會掀起另一番訴訟。

同時集團亦希望能按時交付物業,據內地傳媒稱,恒大於9月22日深夜召開「復工復產保交樓」專題會,,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稱,只有全力復工復產、恢復銷售、恢復經營,才能保障業主權益,才能確保財富投資者的順利兌付,才能逐步解決上下游合作夥伴的商票兌付,才能陸續不斷歸還金融機構的借款。由此可見,若可按時交付,集團或有機會走出困境,相反則陷入另一深淵。

一旦恒大倒下,「苦主」不只是以上的五類人士,當中還包括數以萬計的家庭生計,以至中國經濟都會受損,惟最壞的情況發生,集團或受影響人士,應如何處理相關資產呢?

黎嘉恩指,由於中港有簽定協議,處理內地企業清盤時或涉及內地法院。(資料圖片)

有抵押債權人或優先取回資產

德勤中國事務所副主席黎嘉恩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表示,不評論個別企業,一般情況而言,他希望能夠重組成功。惟一旦要去到破產的階段,若果內地企業業務亦涉及香港,其做法是由清盤人變賣資產,有抵押債權人優先取回,其餘再由員工及無抵押債權人分配,以香港來說,員工會較優先獲分配。

不過他提醒,現時香港與內地已簽定《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協助破產程序的會談紀要》,香港與內地就認可和協助破產程序達成共識,香港清盤人可向內地法院申請認可在港的清盤程序;內地破產管理人也可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認可在內地破產程序。因此最終企業處理資產的問題,亦有機會涉及內地法院,屆時需考慮當地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