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接連傳負面消息 盤點本港銀行業營運數據|伍禮賢

撰文:伍禮賢
出版:更新:

本周影響環球市場因素眾多,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以及瑞士信貸銀行的財務審計風波對投資市場帶來衝擊,特別是觸發了投資者對金融業的憂慮。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聯儲局未來在利息制定政策方面的計劃。雖然本輪矽谷銀行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中小型銀行,惟借鑒本次事件來對比本港銀行的安全性,仍具較大意義。(由於部分本港銀行尚未公佈2022年年報的細化數據,因此以下分析悉數統一用2021年數據作參考)

事實上,作為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的規模實屬不算小。2021財年底,矽谷銀行的總資產、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分別為2,113億美元、59億美元及17.7億美元。而在香港上市的國際大型銀行股滙豐及渣打,規模均要顯著大於矽谷銀行,按照上述數據比較,滙匯豐及渣打的體量約為矽谷銀行的10倍及3倍。至於以本港業務為主的銀行,除了恒生銀行(0011)與矽谷銀行的規模達至相若之外,其他包括東亞銀行(0023)、大新銀行(2356)、大眾金融(0626)等,在上述對比規模中均顯著小於矽谷銀行。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本次矽谷銀行破產最直接的原因是出現大量擠提,那麼以這個角度來看,矽谷銀行2021年的存款數目為1,470億美元,至於滙豐、渣打、恒生、東亞、大新及大眾同期的存款規模分別約為17,106億元、5,425億元、1,705億元、889億元、258億元及42億美元,這個數據還是反映與上文同樣的規模信息。

第三,若以資產安全性來看,矽谷銀行在一級普通股權益比率中處於相對低的12.1%,而上述港銀較低的渣打也有13.9%,東亞銀行、大眾銀行更達17%至18%。但另一方面,矽谷銀行具更高的壞賬覆蓋率(Loan Loss Coverage),接近25倍,同時不良資產與總資產比例亦低至0.04%,這些數據均優於本港一眾銀行。這反映出,與香港銀行比較,矽谷銀行的資產質素還是相對不錯的。

最後一個方面,筆者認為,港銀對比矽谷銀行,最大的優勢來自其業務的多元化,對單一業務的依賴性較低。按照矽谷銀行2021年財務資料,其在所開展業務當中,商業銀行業務佔比超過七成,同時沒有零售銀行業務。反觀本港其他銀行股的業務較分散。而本次矽谷銀行所擁有大批初創公司客戶,也屬於這商業銀行業務,明顯形成單一業務過於集中的風險。而隨著這些初創企業因經濟環境變得具挑戰性而需要集體提款時,從而對矽谷銀行形成資金流缺口之下,矽谷銀行在上述所提的體系規模、資產安全,也顯得無補於事了。

伍禮賢【財經專欄】投資明「賢」.伍禮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代表,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