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嘉仕.跑遊老香港】古蹟日聚星樓出發 屏山鄧氏光宗耀祖之路

撰文:鄺嘉仕
出版:更新:

(編按:「世界古蹟日」定於每年9月第3個周末,提倡保護文化遺產,人人有責。香港雖小,不乏古蹟,腳步漫遊是最佳方法之一。《齊動》邀請專於研究香港社區的馬拉松跑手鄺嘉仕,每月介紹不同路線,從古蹟之間穿越時空,感受老香港。)

屏山是鄧氏宗族聚居點之一,屏山各處散落古蹟文物。輕鬆跑過全港首條文物徑—屏山文物徑,可以一窺超過七百年族人歷史的點滴。
今次為大家介紹一條相當容易的跑步路線,路程僅1.5K,而配套方便。邊跑邊看,探索屏山鄧族如何由「聚星樓」開始,數百年來為族中子弟留下有關「讀書能夠改變命運」的密碼。更多的密碼,更多的主題,可以從「聚星樓」開始,沿着古蹟,慢慢發掘。
文、圖:鄺嘉仕@我們走過的香港大地

香港最古老的文塔「聚星樓」

今周末是「世界古蹟日」,第一個向大家介紹的香港古蹟,一座相信於明朝洪武年間建成,屹立超過六百年的古塔 ——「聚星樓」,亦是「屏山文物徑」的起點。

屏山文物徑起點上,刻有印章一般的標誌。

「聚星樓」通常被稱為「文塔」或「文昌閣」,現時公開的底層會看到的「文昌帝」及「關帝」(統稱文武二帝)外,不對開外公開的上層奉有「魁星」,這就是稱為「文塔」的主因。民間相傳「魁星」掌管學問及功名的神,右手持筆,左手的冊子是是應考名單,只要其筆在名字上點劃,自會獲得功名。

屏山宿老鄧聖時先生所編《屏山鄧族千年史探索》中,相傳「聚星樓」建成後,相傳鄧氏人丁變得興旺,應考科舉而獲得功名者大增,成果從稍後介紹的「清暑軒」功名牌及「鄧氏宗祠」內的功名榜可見。此外,建築物供奉的神祗,亦反映社會發展,如奉文武二帝的廟宇,好些日子受商人供奉。「聚星樓」所在地曾為墟市,亦被視為可以保佑旅程,及安撫人心。

聚星樓高三層,青磚建造,門框以花崗石砌成。最特別是每層塔簷以「疊澀」方式用磚塊砌成,在港難得一見。

讀書改變自己 改變家族命運

讀書不僅改變自己命運,也惠及家族以至整個族群。當年朝廷管治難以深入到鄉約,遂授權地方士紳,協助管治。宗族中愈多子弟在朝廷工作,獲任命或升遷,縣政府愈相信這宗族「有保證」,會緊遵政府安排。子弟亦知道讀書可以脫離農業生活,入仕晉升。

鄧氏宗祠內的成名榜相當搶眼,密密麻麻的金字,記錄多年來學有所成,加官進爵的子孫名字。

跑過「聚星樓」,經過「覲廷書室」及「仁敦岡書室」,可見到屏山鄧氏對子弟讀書入仕的寄望。這些古書齋的裝飾與雕塑,暗藏密碼,流露希望子弟成龍的期望。「清暑軒」則是訪問學人的宿舍。百多年已有訪問學人,當時未有互聯網,資料傳遞不發達,較富裕的宗族便聘有學識或功名的讀書人,教授知識,分享所見,豐富子弟的學識與世界觀。這些經驗,讀熟經典都得不到,但能為他們考取功名及做官,打下更好的基礎。

覲廷書室的門庭雕塑,以及內裏擺設,不容錯過。
清暑軒就是「訪問學人宿舍」。
仁敦岡書室門上,刻上先輩同後人的期望:魚的前方有龍,穿越而過就是「鯉躍龍門」。相傳鯉躍到龍門山下,只要跳過就可以幻化成龍升天,正如李白名言:「一登龍門,聲價十倍」。魚後方是鶴是清朝一品官服上的補子圖案,

愈喬二公祠 祠堂書室演進到現代校舍

及至英殖時代,屏山的父老跟殖民地政府打交道,1900年要求屏山設立學校教授英語,遂於「愈喬二公祠」創辦了「官立屏山英文學校」。此時,清朝科舉尚未廢除,故此,中、西教育,任君選擇。

今天的「愈喬二公祠」大門掛着對聯,「達期兼善、德修於身」,源於孟子《盡心篇》,背後意思是勸勉人在困境中訓練自己,等候時機按照自己的修養,造福百姓。長輩希望子孫當好官,澤蒼生。這對聯日後成為現代化校舍的名字。英文學校歷時僅數年,直至1931年按照編制及課程要求,在原址開辦「公立達德學校」,正是今天探險名所的前身。

「達期兼善、德修於身」源於孟子《盡心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愈喬二公祠門前的對聯,解釋了日後達德小學的名字緣由。

跑過屏山文物徑,記得找找看看這些「彩蛋」:

《跑遊老香港》 - 屏山聚星樓路線簡介

路線:體育館>聚星樓>屏廈路進入屏山文物徑>愈喬二公祠>覲廷書室>出屏廈路左轉屏山竹林路>仁敦岡書室>出屏山南北路接屏山文物徑>左轉聚星樓回體育館

+4

長度:約1.5公里
難度:1(1-5,5為最高)
貯物及洗澡地點:屏山天水圍體育館

前往方法:
a.鐵路:西鐵線天水圍站下車即達
b.公營巴士:大部分往天水圍的巴士,在「聚星樓站」下車即達

小貼士:
1.整條屏山文物徑的古蹟建築,散落在民居之中。部分古蹟不對外開放,切勿隨意進入、參觀或拍照。
2.屏山區內跑,請保持不多於4人小組,注意聲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3.因疫情關係,屏山天水圍體育館暫時關閉,重開日期待定。

FB專頁:我們走過的香港大地匆匆而過,錯過舊日的足跡。港九新界,樓閣或街角,都有不平凡的歷史故事。來,一起跑,一起尋找。

作者鄺嘉仕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