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Of Us Part II》引全球罵戰「糞作」與「神作」的距離

撰文:胡劍威 永高
出版:更新:

《The Last Of Us Part II》推出後全球大炎上,其中網上評為「糞作」的佔大多數,評為「神作」的很快便被一眾咒罵聲中淹沒,連宅民黨花了四五十小時用心寫下的「放心無伏超好玩」Game評也被攻擊至體無完膚,說編輯「無良心」、「收咗錢」、「呃讀者」、「無腦」、「低智」、「盲的嗎」......基本上只要讚,你不是收取利益便是腦部發展出現缺失。為何網絡上會對遊戲充滿非黑即白以至人身攻擊的罵戰?為何玩家如此憤怒?要了解當中來龍去脈,先要從認識玩家認定是糞作的理由開始。(文:永高/編:胡劍威)

一.滿分宣傳存心欺騙

《TLOU2》遊戲宣傳上,很多外國媒體一致給與10/10滿分,但有玩家玩過後認為遊戲質素不至於此,故事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最明顯是警惕心甚高的Joel忽然愚笨;操作上也跟前作差不多,只作小改動。玩家因此懷疑廠商付錢買評分;更令人不能接受是預告片出現很多Joel跟Ellie的片段,讓人誤以為兩父女又再攜手出生入死,玩過後才知故事未開始Joel便掛了,有存心欺騙玩家之嫌。另外也有玩家認為事前洩露的劇情是廠商自行安排,目的是為「洗白」。

有玩家玩過後認為故事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最明顯是警惕心甚高的Joel忽然愚笨。

批語: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遊戲宣傳手法同樣多姿多采。遊戲媒體疑似造假已不算甚麼新鮮事,從前日本《Fami通》要得到四名編輯評為滿分難比登天,也因此有著權威性,如《薩爾達傳說 時之笛》、《放浪冒險譚》當年進入白金殿堂不會有人質疑;到後來《Final Fantasy XII》、《Bayonetta》以至名香港名不太經傳的《428 被封鎖的澀谷》也拿滿分,公信力開始不如從前,評分基制的可信性也已式微。再加上今時今日大家寧可聽Youtuber邊直播邊評論多過聽從遊戲雜誌編輯言論,貼在宣傳單張上的10/10對很多人來說都已成為可有可無的裝飾,重要性已大幅下降。當然,如此多媒體一致評滿分讓人聯想到有幕後操作,實屬人之常性,合理懷疑無誤。

操作上也跟前作差不多,只作小改動,玩家懷疑廠商付錢買評分。

二.平權過多令人反感

玩家認為遊戲加入大量「支持黑人、女權、LGBT」等政治正確的元素,例如長大後的Ellie擁有LGBT身分,Abby有著男性一樣的強壯身體,可喜歡女性同時又會跟男生發生性行為,還有敵方狼幫頭目為黑人等,太多政治正確的平權元素令「只想好好地玩一款求生遊戲看緊張刺激故事」的玩家感到突兀甚至嘔心。

批語: 《TLOU2》的確比其他遊戲明顯加入很多平權元素,但個人感覺對整體流程未算有太大負面影響,唯一Abby跟Owen 猶如男男同性性愛場面一幕會感到有點錯愕,因為較鮮見,但回過神來也未覺鮮見是一件壞事,再者在今時今日BL充斥每一個角落的世代,這些場面未至於好鍾意睇,但亦絕對嚇我唔到。當然這種平權元素是過多還是適中感覺因人而異,也不排除我在遊玩過程中未夠敏感,但起碼遊戲中並沒有明示類似「恐同必須死」的情節和訊息,如果只是套用在角色背景上,我想仍是有玩家可以較寬容的接受。對於認為平權訊息過量的玩家影響了遊戲整體觀感,太過政治正確惹起不安情緒,也可以理解。

預告片出現很多Joel跟Ellie的片段,讓人誤以為兩父女又再攜手出生入死。

三.副總裁回應一秒撻著

令事件更火上加油的是Naughty Dog副總裁及遊戲總監Neil Druckmann對事件的回應。當有玩家對遊戲充斥太多平權元素而表達不滿時,Neil 在社交平台引用Nirvana 主音Kurt Cobain名言:「你們當中有人若厭惡同性戀、不同膚色或女性,請不用來(購買遊戲)。」玩家認為此舉形同將遊戲跟政治正確掛勾,令人非常反感。Neil 過去亦經常為女權發聲,例如曾認為《Hitman》、《Just Cause 2》等遊戲經常謀殺女人、遊戲中很少強勢女角等,令玩家更深信Neil 在《TLOU2》強加個人的政治正確意識,扭曲了遊戲本質,令人深痛惡絕。

批語:相比10/10滿分的宣傳技巧,相信Neil Druckmann的言論才是真正的關公災難,也是導致令遊戲玩家對作品評價走向兩極化的重要誘因。很多玩家得知其煽風點火言論後莫名火起,即使未玩過遊戲以宣稱《TLOU2》為糞作,並宣佈罷買。有人懷疑這可能是廠商另類宣傳手法,不過市場上二手貨急增及標價下滑的情況已經發生,相信是另類宣傳的機會較微。

四.角色性格巨大落差

令很多鍾愛第一集玩家無名火起的,是第一集與第二集的角色出現性格不連貫,甚至可以說是有巨大落差。例如誠上文所述,第一集的Joel信條是「不要相信任何人除了自己!」到了第二集卻竟然對一大群陌生人供出姓名,而且很容易落入敵人圈套,幾分鐘內便被處決,跟上一集既謹慎又頑強的他相比,彷彿變成另一個人,而且對於他的死處理過於輕率;Ellie成長後變得為報仇嗜血成性,對部份玩家來說也感到不能接受。

批語:相信這是令玩家最炎上的一個情況。當第一集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讓玩家跟Joel及Ellie經歷如此多災難,在共赴生死的過程間跟玩家建立了很深厚的開係。然後從2013年開始一直期待推出續作,結果是在續作中兩個角色的性格出現了巨變,而且Joel在劇情安排下早早仙遊,從而讓Ellie展開另一個故事。這種倉悴的死亡安排,的確成為足夠令一眾機迷怒斥糞作的理由。角色的巨變令一眾深愛Joel和Ellie的玩家感到憤怒和不能接受,拒絕繼續遊戲。廠商不夠同理心成為引發玩家罷玩的一個重要因素,玩家因為Joel的死而不願陪同Ellie展開新旅程也實在可惜。

但如果玩家能冷靜下來並重新投入遊戲之中,給與一次機會感受編劇安排一個怎樣的新故事,等待著玩家感受的將會是另一片天空。閱讀故事時思考:為何編劇要如此安排?是純粹希望激怒舊玩家還是另有主題希望表達?如果可以當作Open question在遊戲的故事脈絡中繼續尋根究底,很可能可以發掘到新事物,遊戲觀感也隨之改變。

令很多鍾愛第一集玩家無名火起的,是第一集與第二集的角色出現性格不連貫,甚至可以說是有巨大落差。

五.情節無選擇分肢

《TLOU2》在故事中並沒有為玩家提供左右劇情的選擇,過程沒有分肢。例如在Ellie以暴力手段逼供時,玩家必需執行殘酷,跟Ellie共業;在遊戲中段要玩家強行操作殺掉Joel的仇人女角Abby,令人反感;到了結局也同樣不可以選擇處決或釋放Abby,只能大愛同盟。玩家不能自決角色命運,感覺像硬食已預先安排好的劇情,而遊戲中很多出現的情節也是有違一般大眾的所思所想,因此才會出現期望管理的嚴重失衡,也即是對新一集故事非常失望。

批語:沒有情節無選擇分肢,只因廠商有很想透過故事令玩家捕捉其核心主題,而這個核心主題比玩家的遊玩過程可以自由選擇的體驗更為重要。例如要玩家操作殺掉Joel的仇人女角Abby,是希望玩家從所謂「敵人」的心理狀態出發,感受所謂「敵人」其實都是雙向,在她的心路歷程中,Ellie才是復仇對象。又或換個說法,如果在遊戲中到了重要故事情節可以選擇殺或不殺、原諒或不原諒,玩家對角色性格及故事編排將更互動也更有主導性,但卻同時難以呈現編劇希望讓我們接收到的訊息。選擇分肢令遊戲更順暢更好玩,但故事的主題及主體性將有機會被削弱。

Ellie成長後變得為報仇嗜血成性,對部份玩家來說也感到不能接受。

六.不能接受逆轉結局

說到情節非一般大眾所思所想,其中最為玩家咎病是遊戲的結局。當Ellie走過十萬八千里,殺了數百人,連無辜女性跟大肚婆也不放過,最後卻因為一些語意不明的象徵而明白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道理,放下屠刀放過殺父仇人,那麼長久以來的作戰豈不是成為一場笑話?

批語:如果你願意放下角色性格大逆轉的不滿,也原諒了廠商草率整死Joel,還有不太介意涉嫌做假的滿分宣傳、對政治正確不太敏感、對副總裁回應置若網聞、不介意沒有選擇分肢(重重難關),然後投入遊戲故事當中,會發現打從Ellie走出家門為Joel復仇的第一天開始,玩家已跟著這位充滿仇恨的少女不斷犯錯,如以殘暴手段逼供、殺了大肚婆、為趕緊報仇不理Tommy生死、對朋友隱瞞講大話、因為自己的意願讓朋友身陷險境以至命喪王泉,展開漫長的犯錯旅程。這些錯誤讓Ellie在復仇路上惶惑不安、甚至產生懊悔,並開始醒覺執著仇恨對自己以至身邊人可帶來毀滅性的傷害。

+1

以下含終極劇透:

遊戲的最後,當Ellie的復仇大計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腦海突然閃過Joel 的影像,然後便放過這位玩家用了二十多小時才找到的仇人。很多玩家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會這樣?想到Joel 不是應更加忿懣忿、立即手刃這位殺了自己最親的仇人嗎?遊戲在最後一幕補完二人曾經的一段對話,那時Ellie剛得知醫院真相,並對Joel產生極大怨恨:「我們已完了(We are done)」,但Joel卻說即使重來一次,他也會這樣做。Ellie百感交雜,客觀的道德正確與親情的自私偏頗交纏得無法梳理衡量,最後說了一句:「我這一輩子也無法原諒你,但我會嘗試。」可惜後來Joel匆匆死去,Ellie再無機會原諒他,而這份原諒的機會,便延伸到眼前正在生死相搏的Abby身上......。Ellie在整個旅程的最後,失掉了兩隻手指,過往曾經可以輕鬆按Chord轉Scale的能力已不復再,她不可以再透過彈結他懷念Joel。復仇的包袱令大家失去太多,Ellie最後選擇放下對Abby的仇恨、放下對Joel的遺憾,離開房間,繼續往前走。

透過殺人來學懂不殺人,很荒謬嗎?如果只看劇情起點和終點,忽略過程,這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大道理老套又冤臭。

後記:

透過殺人來學懂不殺人,很荒謬嗎?如果只看劇情起點和終點,忽略過程,這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大道理老套又冤臭;但如果能夠置身其中,共同經歷Ellie所經歷的,你至少有機會明白的所思所想,以至認同她的決定。借用祖師奶奶張愛玲的一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諷刺的是,《TLOU2》希望教人釋懷,卻因上述種種原因而招致滿城風雨,大家都進入了糞作神作、非黑即白的爭吵狀態,讓仇恨遍佈全球。

《TLOU2》希望教人釋懷,卻因上述種種原因而招致滿城風雨,大家都進入了糞作神作、非黑即白的爭吵狀態,讓仇恨遍佈全球。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