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痛|撞傷腰部會引致肩膊痛?醫師:忽視痛症隨時手麻無力抬頭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不少香港人長時間對電腦工作,工餘又經常低頭看電話,加上姿勢不正確,因此都容易有肩頸痛的問題。很多人以為疼痛幾日,不理一段時間就不痛了;隔一段時間姿勢不當,疼痛又出來,其實身體已經發出「壞掉」的警號,需要維修處理,不是「係咁架啦,舊患嚟嘅」、「退化勞損無得好」就輕輕帶過,不予重視。有醫師就表示,身體上出現痛楚,有時並不是該處出現問題。他曾處理過一個病患,因肩頸痛久久未癒,及後發現原來是早前曾撞傷腰部而引致肩頸痛。

城市人大多都是低頭族,天天滑手機,看電腦。(Unsplash)

承治堂的余小鎮醫師表示,在中醫骨傷科中都有分「好人」和「壞人」。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壞人」?這裡當然不是指立心不良的人,而是指當不正當使用或過度勞損身體時,出現局部緊張疼痛;如果得到充份的休息,身體有機會可自行修復至無症狀狀態,但這並不代表他的身體已經康復,可能已經悄悄地「壞」掉了。

不正當使用或過度勞損身體而沒有得到充份的休息,身體有機會可自行修復至無症狀狀態,但可能身體已經悄悄地「壞」掉了。(freepik)

身體機能猶如信用卡 還得到先好借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節的代償系統,當稍有損傷就會其他地方『借』資源和空間,維持局部的正常使用,因此不會馬上出現疼痛,待有機會休息時再進行自我修復,避免影響工作效益。」余醫師解釋,但情況就如信用卡一樣,這套代償系統是有上限,當超過可代償的極限後,便會發出疼痛的警號,通知我們身體出現了問題,這時如果給予足夠的休息讓身體完成處理,把借的資源空間「還」回各部份,疼痛便會減輕。余醫師笑言,身體情況和信用卡廣告一樣,「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

身體情況和信用卡廣告一樣,「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資料圖片)

除了「欠債」外,身體還會有另一方式去處理代償:身體會在原本痛的位置產生出一些粘連去作固定,令到局部地方的可活動性降低,換取穩定,就不容易產生該處的疼痛。「不過這個方式還是要還,因爲這些粘連會導致疼痛被轉移到另一些地方的現象:例如本來經常腰痛,後來腰出現粘連不再痛了,不過應力仍然同前,於是就轉嫁給上面的頸部,變成反覆頸痛。」

本來經常腰痛,後來腰出現粘連不再痛了,不過應力仍然同前,於是就轉嫁給上面的頸部,變成反覆頸痛。(Unsplash/ Jesper Aggergaard)

治理痛症猶如查案 查找第一案發現場

在經歷第二個的代償程序後,日後的治理會變得更加複雜,因為這刻痛的地方往往不是真正的第一案發現場。「近日有病人因肩頸痛一年求醫,反覆治療未有明顯好轉,初來診時檢查發現其骶髂關節完全僵硬、不能正常活動。細問之下,原來他在兩年前踏單車時跌倒,出現腰痛,在沒有處理的情況下逐漸不痛,反而漸漸出現肩頸反覆不適,還越來越嚴重。我們按檢查結果,配合病史,處理調整腰部筋骨一段時間後,肩頸痛就慢慢消除。」

肩頸痛的成因,與肩頸未必有關。(《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至於如何分辨哪一種痛楚是壞到需要求醫「修理」的程度呢?余醫師指出,好像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突然行山或打球後出現的肌肉酸痛,一般休息三兩日都會好轉,這種的肌肉酸痛是因為肌肉過度收縮後,筋膜緊縮所致,只要有適當休息後會緩解;但如果反覆出現相同部位的疼痛,而且沒有明顯過度使用、只是稍為勞累或休息不足就會出現疼痛,則代表身體的某部份可能已經出現不可自行逆轉或修復的問題,同時身體的代償系統已經臨界極限,這種情況就要盡快處理,才可以減低身體出現持續劇痛的機會。

行山或打球後出現的肌肉酸痛,只要有適當休息後會緩解;但如果反覆出現相同部位的疼痛,而且沒有明顯過度使用、只是稍為勞累或休息不足就會出現疼痛,則代表身體的某部份可能已經出現不可自行逆轉或修復的問題。(Imani Clovis/Unsplash)

結構治療是償還身體欠債之法

很多讀者會疑惑:「但係我依家又唔痛,醫生點知要醫乜?」、「我點知我頸痛係關腰定膊頭定脚踝事?」其實在「結構治療」的系統裏面,症狀並不是醫師去判斷一個人身體出現什麼問題的根據,臨床上主要是要靠醫師進行全身性的觸診去找出問題的根源,在檢查的過程中透過調整身體體位、消除代償效果後,才能顯現真正有問題的地方。「結構治療」經驗豐富的醫師能準確找出問題根源作出治療處理,令身體真正康復、真正的「好」。

結構治療以軟骨傷手法,治療各類身體結構錯亂引起的疼痛和各類特殊症狀。(資料圖片)

病向淺中醫,如果你發現可能自己「壞」了,有類似以上反覆出現症狀的情況,就要盡快求診,在身體出現進一步代償前處理好,做返一個「好人」。

中醫余小鎮(中)本著對醫治病人的熱誠和發揚中醫的理念,與兩位中醫藥學院同學於2014年共同創立「承治堂」。(圖片:承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