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康復者或有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推介復原湯水潤肺止咳化痰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近日第五波疫情有回落跡象,感染人數雖有所下跌,但不少患者痊癒後開始出現不同類型或的「長新冠」後遺症,例如咳嗽不止、喉嚨乾、有痰咳不出等症狀,症狀維持幾個星期才康復。有見及此,怡健堂中醫呂東寶醫師將從中醫角度,針對咳嗽以及其他常見的後遺症,講解新冠肺炎的疫後調理,並推介一款復原湯水,不止適合康復者飲用,日常飲用都可健脾固本。

近日第五波疫情有回落跡象,但不少患者痊癒後開始出現不同類型或的「長新冠」後遺症,例如咳嗽不止、喉嚨乾、有痰咳不出等症狀,症狀維持幾個星期才康復。(圖片:freepik)

咳嗽為最普遍後遺症 其他症狀和治療方向可分三類

中醫將新冠肺炎歸類為「瘟疫」,呂醫師指「新冠肺炎的原始株屬瘟疫中的『濕毒疫』,以熱化和燥化為常見類型,通常會傷津耗氣,並會化生為痰、瘀、毒。治療方向通常是化濕、解毒、清熱;以顧護津液、防厥脫為根本。」Omicron的症狀雖然則輕微,但不少患者康復後仍然受各種後遺症困擾,對健康構成長遠影響,因此呂醫師提醒,即使檢查結果已轉為陰性,仍不能忽視後遺症的影響。他建議患者康復後尋求中醫作疫後調理,及早舒緩咳嗽、有痰、氣短氣促等症狀。

即使檢查結果已轉為陰性,仍不能忽視後遺症的影響,應尋求中醫作疫後調理,及早舒緩咳嗽、有痰、氣短氣促等症狀。 (圖片:gvm)

中醫的疫後調理會因患者的體質和症狀而各異,以辨證論治處理不同患者。他指咳嗽是最普遍的後遺症,所以治療方向必定會包括化痰止咳;除此之外,他將其他常見的後遺症分為三大類。

久咳傷肺需補氣 同時亦需考慮其他症狀

第一類後遺症包括白痰(早上或飯後更嚴重)、氣短氣促、大便不成形、白舌苔、脈像濡滑等;這些情況下,中醫會以健脾燥濕為治療方向。第二類是無痰或少痰、氣短氣促、口乾、聲沙、舌質紅而少苔、脈細數等;這些情況下,治療則以滋陰潤肺為主。第三類是喉嚨不適、咽痛、有黃痰、口渴、頭痛、苔薄黃、脈浮數等;這些情況下,則以清熱宣肺作為治療方向。

咳嗽是最普遍的長新冠症狀,呂醫師指中醫有「久咳傷肺」的說法,因此如果咳嗽情況持續超過一個月,中醫會更著重為患者補氣、滋陰、止咳;而如果患者本身有氣管敏感,便會處方增強氣管功能的中藥調理。

中醫有「久咳傷肺」的說法,因此如果咳嗽情況持續超過一個月的話,中醫會更著重為患者補氣、滋陰、止咳。(圖片:gais)

中醫推介沙參麥冬湯 添加其他藥材針對各種症狀

「沙參麥冬湯」是呂醫師常用於治療長新冠患者的藥湯。以此藥湯為基礎,可以根據不同症狀再加入適當的藥材。以咳嗽有痰、口乾為例,治療方向以潤肺、止咳、化痰為主,他建議可加入半夏、陳皮、浙具母等;針對咽喉不適,可加入牛蒡子、射干等清熱解毒的中藥。

如果附帶其他症狀,例如氣短氣促,可加入太子參,從而補氣止咳;如果有大便不成形的症狀,則可加入白朮、蒼朮等,取健脾固本的功效。呂醫師續指,其實不少用於袪風、止咳、化痰的中藥,本身也具有抗病毒的功效。

新冠肺炎康復者可在平日的湯水中加入太子參和白朮兩款藥材,取食療之效。(圖片:nanmuxuan, taouq)

他更特別提到太子參和白朮,他建議新冠肺炎康復者可在平日的湯水中加入這兩款藥材,取食療之效。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入脾經和肺經,可益氣健脾、生津潤肺。此外,太子參具有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並且可鎮咳、抗菌、抗病毒、降血脂、改善胰島素抵抗、延緩衰老、健腦強精、防止腦血管疾病等,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小兒腹瀉等。

白朮甘苦、性溫;入脾經和胃經;除了具有健脾益氣和燥濕利水的功效,白朮更可降血糖、增強免疫力、調節胃腸運動、抗腫瘤、調節血脂、保肝、抗炎、抗氧化、安胎等。

疫後應注意飲用及作息 中醫「治未病」概念適用於絕大部分人

呂醫師提醒新冠康復者,不論有沒有後遺症、後遺症嚴重與否,康復後,除了依靠中藥調理,日常飲食亦要注意。「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肥膩煎炸、甜食和凍飲等。」生活習慣方面,則最好作息定時,並配合適量運動。他補充,其實這些原則同樣適用於確診或健康人士。

他引用一個重要的中醫概念:「治未病」。治未病有三個層面,以上提及的癒後調理屬於第三個層面「病後防復」,但其實第一和第二個層面同樣重要。第一個層面是「未病先防」,即是在沒有發病前及早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防病於先;第二個層面則是「既病防變」,即已病發的話,應及早治療,以防病情加重、出現後遺症。

不論有沒有後遺症、後遺症嚴重與否,康復後,除了依靠中藥調理,日常飲食亦要注意。(圖片: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