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健康|食生果無助解決便秘?肝酵素過高或是肝癌肝硬化先兆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便秘問題可能困擾不少缺乏運動、飲食多肉少菜的香港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蔡偉樂提醒,便秘的醫學定義與一般常認知有所不同,而且依賴補充益生菌,藉以改善便秘的成效有待證實。他提醒市民年過五十應定期照大腸鏡以確保腸道健康。他又提到,肝臟健康問題不易被察覺,應留意肝酵素有否過高,及早發現肝臟以至整體健康狀況有何異樣。

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會影響腸道和肝臟健康。(圖片:Freepik)

便秘不止看排便次數 也要留意排便過程

經常聽聞一日排便一次才算健康,但原來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蔡醫生指,「從醫學角度,一日三次至一個星期三次都屬正常範圍。」要了解是否便秘,除了看排便頻率,也要留意排便過程。蔡醫生解釋,便秘的醫學定義除了包括一星期內少於三次自然排便,也要考慮以下各種情況:

●大便乾硬、呈顆粒狀

●排便後感覺未有將全部大便排出

●排便時感覺有阻塞而不暢順

●要特別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需要借用手幫助排便,例如以手托住骨盆底等

醫生指,排便頻率一日三次至一個星期三次都屬正常範圍。要知道自己是否便秘,除了看排便頻率,也要留意排便過程。(圖片:shutterstock)

水果引起便意因人而異 益生菌效果未完全有醫學研究證實

便秘的成因有很多種,大部分情況都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例如纖維攝取量、飲水量、運動量不足等,這些因素會影響腸道蠕動。另外,部分藥物也會產生導致便秘的副作用。纖維豐富的水果的確可促進腸道蠕動,但效果則因人而異。「有些人本身排便並不頻密,例如四至五天才一次,那麼香蕉、火龍果等水果亦未必能夠即時引起他們的便意,突然增加纖維甚至有機會令便秘惡化。」

日常生活上比較難知道各項食物的纖維含量,但可參考「食物金字塔」和「兩份水果、三份蔬菜」的標準。(資料圖片)

近年大眾開始開注腸道健康,腸道微生態一詞隨處可見,有指透過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助解決便秘。對此蔡醫生表示,益生菌有很多種,而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產品以及各式各樣的研究採用的益生菌都不同,因此難以一概而論。「總括而言,目前未有足夠醫學研究充分證實益生菌能夠有效改善便秘。」

減低照腸鏡難受程度有法 瀉水難飲可少量添加無渣果汁

事實上,大便只反映部分腸道問題,要掌握腸道整體健康,蔡醫生指俗稱「照腸鏡」的腸鏡檢查是目前最精準有效的方法。「照腸鏡能夠直接發現腸道內是否有異常情況,也可藉此取得腸道組織進行化驗。如果腸道有瘜肉,更可以順道清除。」簡單來說,診斷和治療可在腸鏡檢查期間同步進行。視乎腸道情況、瘜肉數量等因素,照腸鏡一般只需20至40分鐘。

腸鏡檢查前需要洗腸,這項程序要求病人在檢查前三天開始戒口,並在檢查前一晚或檢查當天早上灌飲俗稱「瀉水」的瀉藥。(圖片:Unsplash)

不過,照腸鏡總是令人聯想到痛楚和不適。蔡醫生安撫指「腸鏡在腸道內移動時確實會引起不適,不過有相應的鎮靜程序,減低不適。如果有麻醉科醫生同場,可以做到深層鎮靜,達到無痛檢查的效果。」而檢查前的洗腸程序也有方法可以減低不適。「病人要在檢查前三天開始戒口,並在檢查前一晚或檢查當天早上,短時間內灌飲1至2公升,帶有金屬和塑膠味的瀉藥,的確令部分病人卻步。」不過,他提供一個秘訣,可減低灌飲過程的難受程度,「只要在瀉水中添加少量有味飲料,例如無渣果汁、茶或運動飲品,有助蓋過原先的味道。」

蔡醫生亦建議病人可事先了解檢查程序,做足心理準備,有助放鬆心情;在檢查前後安排足夠時間休息也有助減低不適。

驗血檢視肝臟健康 肝酵素有助發出警號

與腸道一樣,肝臟健康與飲食有莫大關係。然而,肝臟問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需要進行驗血、超聲波造影和纖維化等檢查;當中以驗血最簡單直接,藉此可取得肝酵素、膽紅素和蛋白三項指標,有助進行基本肝臟健康評估。

蔡醫生指肝酵素更是一項重要指標,「肝出現問題沒有明顯症狀,而肝酵素卻能夠在肝臟出現問題的初期發出警號。」他解釋,當肝臟受損時,肝酵素會混入血液,因此肝酵素指數的高低可反映肝臟受損情況。「一般來說,肝酵素愈高,意味著肝臟受損的情況愈嚴重,當然也要綜合參考其他指標。」

當肝臟受損時,肝酵素會走進血液,因此驗血結果顯示肝酵素指數的高低可反映肝臟受損情況。(圖片:ms-hair)

定期檢查最重要 勿忽略幽門螺旋桿菌及肝炎測試

腸胃和肝臟初期出現問題不易察覺,在日常生活中又可如何持續保持內臟的健康呢?蔡醫生指,除了老生常談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要注意飲酒量等;而定期檢查也十分重要。「腸道方面,50歲以上屬高風險人士,應定期照腸鏡,減低患上大腸癌風險。如果家族有腸癌病史,更應提早做檢查。」

此外,有醫學研究發現香港位處的南中國地區,有一半人口的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因此他也建議大眾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測試,降低罹患胃潰瘍和胃癌等疾病的風險。「幽門螺旋桿菌測試通常是吹氣檢查,過程相當簡單。」

香港位處南中國,屬高危地區,有一半人口的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因此醫生建議大眾進行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降低罹患胃潰瘍和胃癌等疾病的風險。(圖片:diagnosis)

肝臟方面,他指首要是檢查自己是否乙型或丙型肝炎帶菌者,並盡早接種疫苗保護肝臟免受甲型和乙型病毒感染;其次也是定期檢查。「一般人士通常只需進行驗血,而三高、糖尿人士則應進一步做纖維化檢查,加強監察肝臟情況;乙型肝炎帶菌者則建議至少每半年照超聲波一次。」

蔡偉樂醫生,香港註冊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