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影評】一半寫實一半戲劇 內地導演營造跨境港味全靠剪接

撰文:是日觀影
出版:更新:

近年水貨客在香港的情況日趨嚴重,尤其是多年前智能電話推出後,因應市場的需要,水貨客把電話大量從香港送到內地轉而出售,從中獲取利潤,影響了整個市場。是夜觀看的這部由中國女導演白雪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透過水貨這題材的主線,道出了兩位少女的友情,以及中港兩地之間的生活問題。《過春天》(The Crossing)現實的社會現象,流露着少年的殘酷與迷茫,導演與演員表現稱職,展現出獨特的青春氣質。

+6

《過》片故事講述在深圳與母親定居的劉子佩(黃堯飾),每天如常過境乘搭火車回校上學,她在班中唯一的朋友陳頌兒(Jo)(湯加文飾),二人情如姊妹,並且決定一起去日本旅行看雪。為了籌備更多旅費,佩佩兼職打工賺錢。後來,Jo介紹他的男友阿豪(孫陽飾)給佩佩認識,因為阿豪的關係,讓她認識了水貨集團首領花姐(江美儀飾),得知每一次走水貨能夠賺取很多錢,於是她便決定冒險走水貨…

「過春天」,是指水貨客把貨品安全過關交貨的術語,電影裡有不少的情節,交代阿豪與佩佩等人把貨品從香港送到深圳交易,回應電影的主題。導演白雪以平實的鏡頭處理,展現真實的社會狀況,反映今天仍不少人亦透過這方法來賺錢,刻下就想起《非同凡響》中珈豪當水貨客賺錢的情節,當然那只是一段故事的情節,卻跟以這為主題的《過》片略有不同。

《過》片是導演白雪首部編導的電影作品,首部作品就瞄準香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反映社會的現實。電影以水貨這主題貫穿整部作品,透過佩佩與Jo二人的友情,呈現着兩地之間的生活差異,以及貧與富的互相矛盾。影片的前半部份較為寫實,以簡潔的篇幅描寫佩佩的日常,遊走中港兩地的她,跟Jo二人已安排好的旅程,Jo沒有因為佩佩的身世而遠離她,反而跟她卻成為了好友,一直保護着她。

+4

其實,Jo與佩佩就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少女,Jo是家境富裕的女子,縱使經常帶着笑臉,表面開朗,但背後卻存在跟家庭之間關係的秘密;佩佩則從表面已看到她一直過着沉鬱生活的少女,父母離異,她跟隨母親在深圳居住,父親在香港繼續生活,「單非」家庭成長的她,一直缺乏完整家庭的成長和照顧,令她只是活在孤獨的生活裡,Jo可以說是為她打開心扉的朋友。

影片的中段部份開始以佩佩帶「水貨」到深圳賺錢的過程,縱使她每天都會走過海關上學與回家,但是當她帶着貨品,再走同一條路之時,感受卻完全不同,展現着她那反覆的心情。但是當她完成第一次的「交易」後,她的心情放鬆,為了賺得更多錢,她的野心就更大,令她也踏上「過春天」的路。相對於前半部份的寫實,後半部份則較為戲劇性,故事亦顯出了劇情的起伏,利用剪接舖排着電影的節奏感。

+2

雖然《過》片是白雪首部編導的作品,不過她於電影的整體導演技巧表現純熟,劇情的舖排流暢,明快的剪接捕捉着香港都市的急速步伐。除此以外,白雪透過她的身份與視點角度,觀看香港的人和物,呈現出不同的觀點,在她的鏡頭下,展現着香港的大街小巷、車水馬龍、美麗夜景等等。

電影中有兩場戲印象十分深刻,第一場是佩佩於餐廳外看着正在進餐的父親,玻璃窗上倒影着佩佩看着父親,而她的父親則在餐廳內回望着她,形成兩者間接的對望;另一場則是佩佩與阿豪把「貨物」包在身邊上時,二人的身體不經意地貼近,鏡頭下呈現着一份沒有纏綿的曖昧。

除了導演的個人執導表現之外,演員的演出亦是不得不稱讚,三位主要的演員 — 黃堯、孫陽、湯加文的表現均為突出,他們在片中演出自然。飾演佩佩的黃堯,她把其角色的沉鬱與含蓄的性格表現準繩,收放自如,神髓充分展現出角色的神髓,令人眼前一亮。

演出阿豪的孫陽,他的演出則較為內斂,整體的演出表現不俗;飾演Jo的湯加文,相對於前兩者的角色,她的角色性格較為開朗,演出真情自然。三者之間形成的對比,突顯出他們對於角色的掌握,讓他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除了三位新人之外,片中亦有演出經驗的廖啟智與江美儀演出,分別表現出角色的神情,為影片生色不少。

除了三位新人之外,片中亦有演出經驗的廖啟智與江美儀演出,分別表現出角色的神情,為影片生色不少(《過春天》劇照)

《跨》片以水貨客這素材的主軸,引申着單非家庭與跨境兒童的問題,透過青春片的電影格局,刻畫着今天社會的現象,從而讓觀眾有多一點的思考空間。片中的佩佩、Jo、阿豪生活在不同的環境裡,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 現實就是殘酷,就如佩佩的生日願望,「希望香港可以落雪」,生活滿懷憧憬的她,縱使願望未能達成,在她心裡就就只能默默的等待,渡過青春的每一天。

現實就是殘酷,就如佩佩的生日願望,「希望香港可以落雪」,生活滿懷憧憬的她,縱使願望未能達成,在她心裡就就只能默默的等待,渡過青春的每一天(《過春天》劇照)

【本文獲「是日觀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