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米酵菌酸」無有效解毒劑 專家:避免重複加熱飯麵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台北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迄今已17人受害,其中2人不幸過世。有醫生根據他們多有食過炒粿條、炒河粉,推測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KA)中毒。

米酵菌酸是一種毒素,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中毒病人可能出現包括腹痛和嘔吐在內病徵,情況嚴重者可引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

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是細菌,會被高溫殺死,但其所產生的米酵菌酸耐熱,沖洗不去,而且即使是極少量的1.5毫克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若食物出現米酵菌酸,即使加熱食用,也無法避免中毒。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和中國政府網站等,米酵菌酸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產生,這種細菌在土壤及植物中無處不在,最佳生長溫度為攝氏37度,而產生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的最理想溫度約為攝氏26度。

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會在溫度介於22至33攝氏度之間、PH值中性的環境中迅速繁殖,並產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通常存在於一種東南亞地區名為天貝(Tempeh Bongkrek,又名天培、丹貝)的椰子發酵產品中。這個產品在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這種毒素以Bongkrekic命名。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通常存在於一種名為Tempeh Bongkrek的椰子發酵產品中,這個產品在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這種毒素因此得名。(Nature's Poisons)

什麼食品易中招?

發酵玉米(粟米)和椰子的產品、穀類發酵製品、變質銀耳(雪耳)及木耳、薯類製品等食品,容易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若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細菌繁殖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導致食物中毒。

穀類發酵製品包括發酵玉米粉、玉米澱粉、糍粑、醋涼粉和濕米粉等,薯類製品則包括馬鈴薯粉條、甘藷麵和山芋澱粉等。

台北市信義區的遠東百貨信義A13「寶林茶室」疑似捲入食安疑雲。(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如何避免中毒?

台大醫生李建璋建議,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

這段訊息的意思是,在短期之內,對於已煮熟的米飯和麵食,如果經過多次的加熱、放涼後再加熱,細菌或微生物在適當的溫度下可以迅速繁殖,這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或腸道不適。

在自製穀類發酵食品方面,不使用包括黴變玉米在內原料,穀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保持衞生、無異味,磨漿後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環境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以防污染。

穀類發酵製品方面,儲存不當或儲存時間過長都容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熱食用後仍可引起食物中毒,一般應在購買當天食用完。

木耳或銀耳方面,要將其表面清洗乾淨,然後使用乾淨的容器和水泡發,一次不宜泡發過多,泡發好後要及時食用;要徹底清洗乾淨後再烹調,不要食用自採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