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暫緩|狄志遠收回問責言論 改稱政府務實:畀時間佢做嘢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政府今日 (27日)下午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不會在8月1日推行,並已向行政長官報告,將會刊憲廢除之前所定的生效日期。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指歡迎此做法,並就他上周曾指如若暫緩應有官員需要問責的言論,改為表示,「要畀啲時間政府做嘢」。

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表示,不會怪政府今次所作的決定,社會有更多人未有對政府「企硬」,遊說其放棄計劃,指大家都有責任,稱「我唔想針對任何人」。

狄志遠於聯席會議中途離席會見傳媒,表示他歡迎政府進一步優化計劃,指「呢個係務實,係實事求事,表現一種積極態度」,指有不少議員希望環保措施可以繼續,而非胎死腹中。優化當中增加回收配套、公眾教育等,會上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亦答應,會細心了解基層困難。

他同時說,「呢啲工作唔係今日先知道,亦唔需要透過先行先試先答到。」他指不少議員及環團皆表達意見,但政府如今才洗心革面,表示遺憾,但亦鼓勵他做好。

過往經驗令其得悉政府工作較為怠慢,狄志遠將會寫信予局長,望其半年有中期報告,一年後有詳細報告,「唔想一年後話有十萬個問題,令一個咁有意思嘅政策繼續拖延。他又提及,應設有成功指標,進一步推行計劃,而謝今日未有回應,將會追問,「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無指標,你又係拖拖拉拉。今日就暫緩,日後就永遠拖延。」政府宜制定成功指標,一年後跟據指標作下一步工作,不想今日的暫緩變成永遠的拖延。

狄志遠上周五在政府發出先行先試的報告,表示如果暫緩執行就要有人問責。他回應指,「睇完先行先試個報告,我即時講法係一個垃圾報告,睇唔到方向、睇唔到改善建議。」讓人有感是下台階。他指今日講稿本身有要求負責官員要問責,惟在今日局長講解一次後,就正面態度鼓勵其積極做好措施,「畀啲時間政府做啲嘢先啦!」望半年後可見到成果,一年後見到成功的政策。

+9

對於是否有官員需要問責,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不能完全怪政府今次作的決定,「當然佢解說不足」,惟社會有更多人未有對政府「企硬」,仍遊說其放棄計劃,「咁呢啲人有冇責任呢?」指大家都有責任,「好多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政府有勇氣、有決心,「唔想做鴕鳥」才可成事,「我唔想針對任何人」。

他表示,現在有不少人指「收錢係唔啱」,續指,「唔收錢就呼籲啦、勸籲啦、宣傳啦、教育啦,你諗下香港係咪一個可以宣傳十年廿年,然後無事無端自己發生嘅嘢,我就睇唔到啦。」

田認為,政府是次不應沒有時間表,建議「佢畀多幾個月,免費派膠袋畀公屋,最好畀埋私樓,係人都畀等佢哋習慣下。」他建議應在明年1月1日落實立法,並在頭一年繼續免費派,「你要知你唔用係犯法嘅,不過佢唔檢控唔罰你,只不過紀錄在案。」如一年內有人仍「當政府無到」、不用免費指定袋、無收警告信,則是政府無能力執法,不應再推行;若能顯示政府有執法能力,則不宜現在就放棄。

他又指,如一拖再拖就不會見到成果,「係咪政府真係檢討自己無力執法,提前壽終正寢。以前咁多朝代嘅政府都覺得有能力執法,咁佢話唔得嘅,咁我冇聲出啦。」他亦認為如政府本身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執法,不會在立法會通過。

田北辰提到,六個月免費派指定袋是「做又得唔做又得」,政府亦無跟進行動,有感「呢6個月完全唔知要嚟做乜,好似為咗拖時間。」又指香港需要一個特首在民生方面,有勇氣及決心做多屆政府未能做到的事。

民建聯議員葛珮帆表示,認為暫緩是一個務實及從善如流的做法。她指,一直關注垃圾徵費是否可行,亦留意到有不少巿民反對如期推行,指在其民調中有7成巿民反對如期執行。她認為雖然環保重要,但若如期執行會擾民,造成企業及巿民負擔,政府又未準備好,則認同政府不宜「夾硬」執行。

她提4大建議予政府,第一為教育,指有不少巿民關心回收、減廢及支持環保,指現時為她推動環保政策多年最多巿民支持環保的時刻,政府宜把握機會,令巿民明白回收重要性;第二為回收配套,望政府增加回收點,勿「停落嚟」;第三為回收物品的出路,民建聯望推動回收再造業的發展,惜一直發展較緩慢,未來望政府支持此出路,而非令廢物去到堆填區;第四為共建無廢灣區,需由大灣區與港府商議。

葛珮帆認為,政府是次已吸取經驗教訓,相信未來在減廢回收上應會做得更好,又重申要繼續推動環保,惟減廢不等同徵費,政府宜在未來一年的實踐及推動上如找到更好方法,則未必要實施徵費,反用獎賞吸引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