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性房屋|荃灣「喜盈」大單位超額申請20倍 76歲翁憂沒命上樓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轄下第二個過渡性組合房屋項目「喜盈」3月31日截止申請,目前已收到400多份申請。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喜盈」的4人或以上單位只得4個,目前申請已經超額20倍,反映大單位供不應求,期望政府於末來簡約公屋項目增加大單位供應,同時容許過渡性房屋營運團體可靈活安排大家庭人住兩個小單位。

劉先生已以單人身份輸候公屋接近10年,他希望可搬到過渡性房屋居住,以及可以更快輪候到公屋:「等咗成十年,都76歲,都唔知有冇咁長命再等。」

社協根據房屋署就輪候冊上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進行分析,逾三年又未曾獲配屋的68,600宗申請中,3人及以上家庭則佔 54% ,但過渡性房屋因資助有限,4人或以上單位供應偏低。

施麗珊以「喜盈」為例,4人或以上單位只得4個,目前的申請已經超額20倍,反映大單位供不應求。她建議政府於末來簡約公屋項目增加大單位的供應,同時容許過渡性房屋的營運團體可以靈活安排大家庭人住兩個小單位。

+2

施麗珊又提到全港超過 22 萬人正租住不適切居所,另一方面過去數年公屋輪候時間雖稍微回落,但仍然高達5.5年,非長者單身更是十多年,預視基層市民短期難以改善生活環境。然而,過渡性房屋的居住年期只有3年,大多數住戶均未能銜接到上公屋,違反了計劃原意。

在「喜盈」申請過程中,施麗珊指不少居民表示都害怕勞師動眾入住後又要花費搬遷,甚至再次轉工及學校,甚至重回劏房,到時租金可能又已再上漲,以致得不償失。居民希望政府可以延長過渡性房屋租用期。另外,社協亦希望渡性房屋的資助可包括基本電器,因現時營運團體要四出找贊助,建議如工程有餘額,應批准可以用於購買抽油煙機及冷氣機等基本電器。

76歲的劉先生以單人身份輸候公屋接近10年,目前仍居於劏房,空間極小,放了床後已近乎沒有空間走動,但租金水電煤等雜費加起來卻高達3,000元一個月:「住到心都淡,但唔住又唔得。」

他希望可搬到過渡性房屋居住,以及可以更快輪候到公屋,「等咗成十年,都76歲,都唔知有冇咁長命再等。」珍姐亦以單人申請公屋,至今等了四年,目前居住在劏房中,希望如可到過渡性房屋居住,可以可以住到有公屋,不用搬遷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