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哲宏|關愛隊精神應用於校 培養僕人領導價值觀

撰文:利哲宏
出版:更新:

利哲宏 Dr Riz's 專欄

培養青少年的正面思維和價值觀,使他們成為具有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願意為我們的國家和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的新一代,無疑是我們所追求的。憑藉著我在青年領域25年的參與,以及作為青年發展委員會青年全人發展行動小組的成員和召集人的角色,我親眼目睹了我們年青人的變革潛力。如果你問我實現這些目標的成功方程式是什麼,我的直接答案將是:用「僕人式領導」(Servant Leadership)的品質去培養我們的青年。

賦權之旅

我在2003年畢業後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一次在麥當勞與朋友們的閒談演變成了討論如何幫助我們少數族裔社群克服教育的挑戰。最終我們因此成立了香港巴基斯坦學生會,旨在透過更好的教育機會賦予少數族裔青年力量。我們相信,通過激勵這些年青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為社會的貢獻者。

作為新生,我們聆聽自己的內心,考慮他人的需求——這是僕人式領導的真實體現。這種領導風格強調同理心、傾聽、管家精神以及對他人個人成長的承諾。從那時起,僕人式領導的原則已經深深植入了我對青年發展的方法中。

在學校推廣僕人式領導

在本學年,我轉到了一所新的學校,並受到學生追求卓越和固有領導品質的啟發。我認識到這是引入僕人式領導的機會,校長同意我從學校環境內開始讓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然後再擴展到更廣泛的社群。擁有這一共同的遠見,我們召集了學生領袖介紹僕人式領導的概念。

學生們的反應非常正面;他們提出了惠及同儕的倡議,並建立一個「學生服務中心」。我經常強調,社區關愛隊的精神可以在學校環境中得到應用。我堅信我的學生將發展出同理心,提高他們的溝通技巧,支持彼此的個人成長,建立更強大的團隊,最終成為香港的僕人式領導者。

支持和理解的需要

然而,最近有不少評論對社區關愛隊進行了不公平的批評,無疑這讓我的熱情受到了打擊。這些由政府成立的團隊在支持地區工作和促進社區網絡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組織關懷活動,協助有需要的人,並促進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年他們已經訪問了近39萬個家庭,並提供了超過4.3萬次的幫助。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可以證明,如果社區關愛隊的表現真的那麼不令人滿意,我們不可能看到政府在他們的下一個服務期預算中增加50%的資金,正如最近的財政預算案中所強調的那樣。

呼籲耐心和支持

對於那些批評關愛隊的人,我期望他們在審查關懷隊的財務和績效指標時不要急著下定論,因為他們需要時間來展示他們完成服務後的成果。讓我們允許我們的官員在既定的監督和審查機制內執行他們的職責。避免吹毛求疵,而應促進僕人式領導的精神在我們青年中進一步普及。我們可以一起培育一個充滿同理心和關懷的香港社會,讓所有人都能受益。

總之,培養青年的正面價值觀和責任感不僅是一種願景,更是一種必要。通過擁抱僕人式領導的原則,我們可以賦權下一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有意義的貢獻,確保所有人的未來更加光明。

作者利哲宏博士是九龍城區議員、直資學校副校長。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