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政府「修辭魔咒」 助長社會分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每逢財政預算案,媒體和市民多關心數字,例如撥款多少在教育、醫療、創科等政策範疇,或者免稅額、稅階、退稅和政府寬免有否增減。其實,財政預算案演辭,以至相關報道及評論,一樣值得細讀,因為遣詞用字正正反映社會對財富分配和公共財政的想法。「01觀點」早前考掘「量入為出」、「大市場小政府」的詞語來源,又批判其理念,禍害香港數十載。
除此之外,不論政府,媒體,還是市民,均須慎用「派糖」、「雙糧」、「三糧」、「一次性/短期回饋/紓緩/紓困措施」、「雨露均霑」等詞,因為加深港人對福利的偏見,中下階層互相仇視,阻礙社會團結。

基於對來年的經濟展望,並考慮到政府的財政狀況,陳茂波表示會推出一系列利民紓困措施。(余俊亮攝)

上述用詞何時出現?不少人以為在曾俊華在任財政司司長期間,透過分發公帑應對金融海嘯和庫房豐收。但是,翻查慧科搜索,部分用詞早在回歸初期已經出現。

以「派糖」為例 ,慧科最早的搜尋結果是 1999 年的一篇施政報告前瞻報道,當時是董建華掌政:

此外,消息人士表示,大家不應期待施政報告,有任何有如退稅等「派糖」式的措施。
《香港經濟日報》,1999 年 10 月 5 日,A03 頁

「派糖」在唐英年當財政司司長時期漸見頻密,他也是較早將寬免稅務和收費稱為「一次性回饋措施」的司長,主要是回應顯著改善的政府財政。曾俊華接任後,為應對金融海嘯推出一次性舒緩措施,到經濟復甦後,就換成減輕市民生活壓力推出的短期舒緩措施。曾俊華辭職後,陳茂波承繼紓困理念。

2007 年,唐英年撥款向綜援戶多發一個月補助,媒體就衍生了「雙糧」一詞。在曾俊華時期,「派糖」、「雙糧」、「派錢」已是常用詞。到了 2015 年,他向綜援戶及多項長者津貼多發兩個月補助,「三糧」由此而生。

政府決定寬減19/20年度差餉,以每季1500元為上限。(盧翊銘攝)

誠然,除了紓困措施外,高官少用直呼「雙糧」等詞比喻那些多發的福利金,事實上,曾俊華曾直言對「派糖」一詞反感,因為有相當大的「侮辱成分」:

我不認同政府在財政有盈餘時就應該好像坊間說的「派糖」,但我認為在有需要的時候,政府要推出一些短暫性,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為民紓困,來協助有真正需要的市民度過難關,但這並不等同可以毫無節制地亂花公帑。我對「派糖」這個用語亦反感,我會堅持在「應使則使」的原則之下,善用公帑的一分一毫。
曾俊華於 2011 年 1 月 22 日一活動開幕辭摘要

傳媒、政黨和市民為了方便傳訊,用比喻無可厚非,但要警惕其含意,因為加劇民間互相攻擊。例如,不少沒有領取福利金的打工仔,不滿綜緩人士多發「雙糧」,自己辛勞工作卻連也沒有,進而抱怨為何懶人成為社會的勝利者。

媒體、政黨應該着力點出制度的缺失,讓市民理解所謂的「短期」、「一次性」措施是政府「諗縮數」逃避長遠承擔的技倆。可惜,兩者解說力度不足,甚或傳播這種思維,例如民建聯在街道橫額和社交網站提醒居民「出雙糧」。

民主黨也「不遑多讓」,竟在今年預算案的回應文本,用上「要求雨露均霑」爭取政府派錢。首先,派現金無助精準再分配資源;其次,不論取恩寵之義,還是取分封列候便利中央集權之義,「雨露均霑」均有在下者聽候在上者發落的味道,政黨如同自貶身價,有失身份,務必反省。

縱使高官避忌用這些詞語,但他們推動的政策,正正分化市民。只要政府承擔更多經常開支,並適時檢討福利制度,提升基本福利金額,完善社會安全網,就不用以單次「雙糧」、「三糧」增加領取者的收入,市民也無須時刻期待政府「派糖」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