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經濟轉型遲遲未見 政府官員有欠港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港大經管學院上周五(15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就本港經濟發展出謀獻策,其中〈香港極需第三次經濟轉型〉一章指出,本港四大支柱產業再難以支撐經濟重心,當下有需要推行第三次經濟轉型。港府多年尚未正視產業空心化的情況,已使本港落後於其他亞洲先進經濟體,實有必要急起直追。

本港先後經歷反修例運動和疫情後,眾多社會問題表露無遺。港大經管學院日前發表綠皮書,就不同社會和經濟議題作出評論和建議,其中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在「香港極需第三次經濟轉型」一文中指出,香港早已備受結構性經濟問題困擾,傳統四大支柱產業的重要性今非昔比,不但令本港經濟過於集中於少數行業,同時亦有礙於工種多元性和其他行業的溢外效應。

四大支柱產業對經濟的重要性漸降,可見於其經濟總值佔比和就業人數。據政府統計,2008至2018年間,四大支柱產業之中只有金融服務業對經濟的表現有所提升,而另外三大行業則錄得跌幅,其中本港在2005年失去世界最繁忙貨櫃港口的地位後,貿易及物流業的萎縮較為顯著,其GDP佔比在十年間由25.6%跌至21.2%,而就業人數比重亦由23.4%降至18.6%。雖然四大支柱產業合共的本地生產總值和就業人數比重變化不大,但如同綠皮書指出,三大支柱行業僱員人數在就業人口中流失的比率,大多都落入收入較低的服務業中,而非流動到高科技知識密集行業,無法滿足經濟轉型的條件。

經濟轉型關乎社會穩定

過分偏重四大支柱產業萎縮不但使本港產業單一化,同時亦為社會埋下不穩種子。由於本港經濟結構未能吸納三大支柱行業中遭到淘汰的僱員,並使他們流向收入較低的服務業,即使本港總體經濟過去廿年增長不俗,但不少基層勞工不僅難以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反而更因住宅樓價屢創新高,以及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下,生活質素每況越下,社會貧富懸殊亦漸見擴大。故經濟轉型一事不單涉及個別行業的盛衰,更是社會長遠穩定發展的關鍵。

但有別於1960年代本港由農業經濟過渡至製造業,以及1990年代由製造業過渡至服務業,本港急須的第三次轉型實不能靠自由市場的守舊眼光處理,反而在市場嚴重失效時,政府更須成為跳到幕前主導發展去向。誠如綠皮書引用的資料顯示,本港作為發達經濟體的研發開支僅佔GDP的0.8%,即使近年的《施政報告》已加大資助研發的力度,但其投入仍遠低於新加坡、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其實以上所說並非新事,甚至可以說香港舊產業已式微多時,只是一再被人檢驗死因罷了。問題是掌握最多數據的香港政府是否意識到問題所在?官員經常強調大灣區融合帶來的機遇,惟機遇亦要有相應的政策才能把握和實現。就以人才政策為例,過去政府和建制派只懂單向地呼籲年輕人到大灣區尋求機會,沒有正視本港經濟的種種弊端,將人才輸出視為就業機會不足的解藥,但這不僅違背全球各國爭奪人才的大潮流,也白白送出轉型所須的人力資源和優勢。港府除了要為重新認識第三次經濟轉型的重要性和影響,更重要的是摒棄積極不干預政策,加大研發投資,吸引科研人才來港,否則本港只靠投機炒賣的經濟結構只會再令產業空心化愈見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