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假攤十年增加 林鄭竟然表示讚賞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立法會於周三(7日)三讀通過政府議案,法定假期由12天分階段增加至17天。特首林鄭月娥事後在Facebook感謝議員「求同存異」,讚賞勞工界和商界「互諒互讓」,並指會盡快完成取消強積金對沖法案,落實競選承諾。

劃一法定假期是勞動階層多年來的要求。藍領僱員工作勞碌,增加五天法定有薪假期既是增添時間休息,陪伴家人,更是體現工作平等。政府的估算也指出,商界「加假」的成本只是所有行業總薪酬開支的0.07%,僱主能夠承擔有餘。政府理應可以加快劃一假期,正如工聯會陸頌雄批評,政府無盡力遊說商界加快落實速度,如今卻攤開十年進行,不是正正反映偏袒資方嗎?

不少藍領打工仔均放「勞工假」,立法會三讀通過,未來幾年將分階段增加法定假期,最終與銀行假看齊。(資料圖片)

勞工界何讓之有?

令人失望的是,勞福局局長羅致光稱這是平衡方案,其上司林鄭更讚賞勞工界、商界互諒互讓,兩人均無視勞資雙方現時實力懸殊。對勞方而言,所謂互諒互讓,根本不存諒解,只有退讓,因為羅致光已明言一旦草案獲修訂並通過,政府就會押後處理整條條例草案,意味復議無期,勞工界議員只有「硬食」不是最差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打工族「硬食」已經非第一次,林鄭提及的取消強積金對沖便是一例。強積金設立時容許對沖已是政府遊說商界同意的折衷方案,多年來被對沖的退休積蓄數以百億元。政府在民意多番壓力下終於答允取消對沖,但落實時間一拖再拖,她連取消方案也要向商界低頭,過渡期的公帑補貼由12年延長至25年。

政府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敲定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資料圖片)

政府須助勞工界爭權

毋庸置疑,商界是推動香港經濟的重要動力,但商界不得不承認,政府在不少時候對商界的照顧重於勞工階層。疫情下勞資雙方均元氣大傷,但政府保就業計劃令部分企業扭虧為盈,不少員工卻被迫放無薪假,民間倡議失業救濟金只換來政府的失業貸款,而到6月下旬銀行只批出1.4萬人的貸款申請,證明政府支援兩者的力度何其懸殊。

除了強積金被對沖外,打工族一直承受低微的最低工資,成為零散工後就缺乏保障,而標準工時和集體談判權更一直沒有實現。勞資關係現在極度不平衡,再這樣下去,貧窮問題只會愈加嚴重,市民——尤其是基層——不會從工作找到滿足感,以長工時換取收入亦只會導致職業病,打擊家庭和諧,到時全社會亦要為勞資關係失衡買單。進一步來說,正因為打工族處於劣勢,政府即使落實上述措施,也只能說是滿足最基本的勞工保障,談不上甚麼政績。

政府絕不能放任勞資失衡,令社會問題滋長。官員必須明白,勞工階層早已讓無可讓,只是擔心飯碗不保而忍氣吞聲。身為政府之首,林鄭不能自足於讚賞議會內勞工界和商界的互諒互讓、安於一時和氣,而是要主動扶整體勞工階層一把,落實各項勞工措施,還打工族尊嚴,充足的工作保障,香港社會才可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