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父母,求其保姆」:香港政府的體育運動政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東京奧運塵埃落定,香港以一金兩銀三銅的佳績,創下香港奧運代表團史無前例的佳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 (10日)公布五項支援體育新措施,包括爭取提早在2024年完成體育學院新大樓的落成、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作成立3億元的運動員「能力提升基金」提升運動醫療及科學研究、要求大學為運動員提供更彈性學習安排、以及將研究如何落實「產業化」、「專業化」等的政策目標。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政府對於體育運動的支持「並非三分鐘熱度」,並指出很多工作是她自2006年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開始。

奧運熱潮後,政府乘勢加強推動香港體育運動發展當然值得支持。過去幾年,特區政府的確投入不少資源推動香港的體育發展以及提升質素。然而,問題從來都不是政府是否願意投放資源到體育發展。在發展體育運動方面,香港政府從來都是「熱心父母」,願意花費巨額金錢培養香港運動員各項全能發展;但問題是如果所有的巨額金錢都只由「求其保姆」運作經營,再多的「補習費」又是否能用得其所呢?

「熱心父母」:基金有求必應

現時,香港的體育運動政策發展一直以來都沿用1980年代起發展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即政府提供資助或基金予不同的體育會等組織;並訂立工作目標或機構使命並發展相關的項目。在獲取政府資助下,各個體育會以及在2004年成立專門培訓精英運動員的香港體育學院遂負責籌備及推廣其專門的體育項目發展。因此,自1997年起,各任的行政長官以及財玫司司長都會在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中都會提及支援香港體育項目發展的注資安排。

根據數字,政府在2019-20年度支持體育發展方面的經常性就高達58億元。除了相關的經常性開支外,政府更成立多項基金支持運動員的發展。其中包括,2012年成立70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並在2018-19年度再向基金注資60億元,為香港體育學院提供穩定的財政資金。另外,有關支持運動發展的基金亦有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體育盛事配對資助計劃、香港運動員基金、隊際項目五年發展計劃、地區體育活動資助計劃等等。如果以「父母」形容香港政府,以「孩子」來形容香港的運動員,這絕對是「熱心父母」,願意為「孩子」的各類型的發展設立基金應付開支。然而,問題是政府如此巨額的基金投放在體育運動發展,相關的體育會又是否能夠把實現到各項款項的預期目標呢?

+4

「求其保姆」:足總一筆糊塗帳

行政長官周二亦被記者問及有關近日本地足球聯賽開季時遇到的問題(香港超級聯賽),事件正正反映香港足總就是其中一個的「求其保姆」,根本未能落實政府相關基金、注資的預期目標。去年4月,審計署就批評香港足球總會行政混亂,多項的預期目標均未能有效貫徹落實。根據審計署的報告,足總就被揭發18/19球季的平均入場比15/16球季下降3.6%;部份賽事持「免費飛」入場的人次竟然比購票入場者多。多項指標性項目的表現都強差人意。新一季的賽事開季在即,足總更出現有屬於超級聯賽的球隊,例如愉園、天水圍飛馬亦先後選擇退出賽事,令首屆本來有9支參賽球隊的超級聯賽減少至6隊球隊參賽,甚至需要修改賽例邀請業餘球會港會參加賽事。陪同行政長官出席今日記者答問會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亦承認「足球是眾多運動項目當中,我們投放資源比較多的一項」,但政府似乎是無計可施,只能依賴足總自行把問題解決。

政府的而且確從特首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開始已經投放很多資源發展香港的運動體育賽事,然而政府如果一直都只是所託非人,再多的基金注資亦只能買下一筆又一筆糊塗的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