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失敗的阿富汗撤軍 昧於現實的外交政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儘管阿富汗武裝組織塔利班控制首都喀布爾後,首場的記者會向國際社會刻意地伸出了善意的欖橄枝,然而喀布爾市內仍然人心惶惶:大批希望離開阿富汗的民眾在喀布爾機場一帶聚集,有為求換取孩子離開阿富汗機會的母親把嬰兒拋過機場的鐵絲網,而機場一帶亦經常傳出鎗聲,不少報導指出塔利班正在逐戶搜捕前政府人員。阿富汗情況估計有機會觸發更大規模的人道災難,甚至為中東歐洲各國掀起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潮。美國國防部隨即宣佈將繼續增兵當地,撤軍死線不復存在。

美國總統拜登作為三軍總司令,不少美國媒體都批評他需要為阿富汗急速變化的局勢負責任,尤其是拜登上月曾在白宮表示確保美國在8月31日前撤出美國的駐軍將會是「有序地」進行,本周四(19日)接受美國ABC新聞頻道訪問時卻表示不清楚如何可以不製造混亂地撤軍。

拜登從阿富汗撤軍除了揭露了美國自我利益至上(American First)的外交政策外,亦把這位老總統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疲態的一面表露無遺。拜登在周一(16日)說撤軍是為了更集中應付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和俄羅斯,然而若然連撤軍一事這麼簡單也進退失據,見微知著,所謂的「重返亞洲外交政策」可能都只是笑話一則而已?

拜登在周一(16日)說撤軍是為了更集中應付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海軍官網)

敗走阿富汗:自我實現的預言

阿富汗撤軍政策在美國並無爭議,媒體以至民主共和兩黨都同意美國不可能無日無之地永遠糾纏在阿富汗。然而,在紙上的政策是一回事,具體的落實執行卻又是另一回事。狼狽的撤軍行動與其說是高估了整個美國以及在地美軍應付阿富汗當地的軍事變化以及作出了錯誤的情報判斷,倒不如說是拜登在阿富汗撤軍上的失敗根本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從一開始「以開口牌方式」明言最後撤出日期,就已經是拜登政府自行推倒其一手扶殖的阿富汗政權最後一根的稻草。拜登並非第一天知悉阿富汗政府的腐敗與散漫,以及軍隊可能無法抵禦塔利班攻擊的情況。早在2016年,美國軍方已經調查發現原來累月經年對阿富汗的軍費援助,名義上三十萬的阿富汗政府軍中有很大部份都是幽靈部隊(Ghost soliders),數字充滿「水份」。甚至中央情報局負責阿富汗反恐工作的前負責人Douglas London亦透露,在總統拜登宣布8月31日的死線前,美方早已知悉塔利班將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取得阿富汗的控制權,並警告拜登所有潛在的後果。

而從拜登上台執政起,據報國防部亦多次「勸諫」白宮不應直接一次過從阿富汗撤出所有美國,並提議在當地繼續駐紮有2,500名反恐部隊,然而有關的建議卻遭到拜登拒絕。最終,拜登七月時的宣佈撤軍就令阿富汗政府幾星期內迅速倒台。前總統特朗普立即譏諷拜登的做法就像「船隻正在下沉,船長卻成為第一個離開的人」,卻又贏得不少美國民眾同意他們這個總統根本無力處理美國的外交問題。簡單而言,拜登就是把所有該做的都做錯了。

最終從新聞片段可見,無數的美製的武器、裝備都成為了塔利班部隊的新武器,首都喀布爾機場出現一遍混亂。而當數以萬計的美軍已經被安排撤出阿富汗,美國國防部亦先後確認將再次對當地增兵7,000千協助當地的美國公民以及曾為美國工作的阿富汗人撤出阿富汗,並且由白宮確認早前拜登所提及的8月31日撤出死線已不復存在。

從新聞片段可見,無數的美製的武器、裝備都成為了塔利班部隊的新武器。

重返亞洲外交政策或叫人見笑

拜登上台後兩個月,白宮對外公佈了國家安全中期戰略方針(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表明了美國重返印太地區的決心以及面對中國威脅的立場,被認為是本屆美國政府應對「全球民主退潮」、「中國威脅」重要的戰略方向。報告中亦表示美國將繼續利用自身的優勢並領導她的盟友捍衛、鞏固和更新美國的價值觀。評論指出,美國重反亞洲、應對中國崛起已是兩黨共識,受到共和民主兩黨同意。然而,常言道,疾風知勁草,阿富汗一役卻似乎揭示了拜登政府除了對於實際環境出現了認知上的誤差,亦同時缺乏執行力把紙上的政策有效和有序地執行在實際的政策上。

拜登強調撤軍是為了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以及回應中國崛起的威脅,儘管拜登被譽為最有豐富外交經驗的白宮主人,然而經歷了他總統任期內第一宗的外交、軍事事件,大概美國將繼續被糾纏在阿富汗問題上一段時間,這位老總統是向亞洲的「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示威了還是示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