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緊縮在即 香港要有投資價值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為了應付高居不下的通脹水平,美國聯儲局近日在貨幣政策上展露出非常鷹派的姿態。多位票委都公開支持更激進的加息和縮表政策。一向被視為鷹派代表的聖路易聯儲行長布拉德(James Bullard)支持在年底前將聯準利率從現在0.25%至0.5%提高至3.25%至3.5%,即使是被認為是鴿派的理事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也表示聯儲局必須加快行動以控制通脹。

聯儲局本周三(6日)最新公布的3月份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顯示,不少聯儲局官員同意今年內可能多於一次加息50個基點,並打算在5月開始縮表,以每月縮減950億美元資產為上限。

因應美國實體經濟令人堪憂的情況,美國聯儲局近來立場愈趨鷹派。(Getty Images)

世界面臨多年未有的貨幣緊縮

對比起上個加息周期,聯儲局這次的緊縮政策相當激進。美國上次進入加息周期為2015年至2018年間,在2008年至2009年金融風暴後6年才開始利率正常化。而且加息幅度非常緩慢,2015年至2016年兩年每年只加息一次、2017年加息三次、2018年加息四次,每次均為25基點,四年間共加息九次、合計225基點。而根據眾多華爾街投行的預期,今年內很可能加息200至250基點;聯儲局的官員亦表示,今年底至明年初利率將回復至中性(聯儲預估利率中值為2.4%),這意味這次加息很可能將在一年內完成上次四年的工作,更何況經濟尚未完全從新冠的危機中脫離。

而縮表也是相當激進。2017年至2019年的縮表周期時,聯儲局每月最多縮表500億美元資產,而這次則為950億,差不多為上次的兩倍左右。而且上次由啟動縮表至到達上限大約用了一年時間,而聯儲局預期這次則預期三個月內便到達上限,預期一年內會縮減1.1萬億美元資產。按這節奏,三年後聯儲局資產可能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聯儲局踏上了新一輪貨幣緊縮之旅。(資料圖片)

準備應對資金荒

當下美國聯儲局的政策重點是控制通脹,以及挽救美元信用,但其激進緊縮取態很可能在短期內對全球經濟將帶來多年未見的衝擊。加息影響將來的借貸環境,相對之下縮表則更直接影響到當下的流動性,美國大規模縮表在即,意味着全球市場過去兩年的超高流動性將很快終結,將對經濟復甦造成巨大的壓力。

香港的資金環境亦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自去年2月開始,港匯已經從強方保證的1美元兌7.75港元,下跌至最近的1美元兌7.83,相當接近弱方保證,反映了一直有資金流出香港。事實上,金管局所公布的銀行結餘也由去年2月初的4,570多億港元,跌至最近約3,370億,減少了近四份之一。中國在過去兩年沒有參加貨幣刺激政策,這使得它有空間推出較寬鬆的貨幣刺激政策,去緩和美國貨幣緊縮政策帶來的影響。然而香港因為聯繫匯率關係,欠缺調整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可能以同樣的方法應對。

從體制上講,香港需要額外資金只能依靠外來投資。資金的本質是逐利,金融市場的利容易跟隨國際環境變化,而且本地金融市場表現強差人意,已大大影響了金融市場吸引外資的能力。要在緊縮環境中吸引資金流入,香港需要有更穩定的實體經濟投資才能創造長期的投資價值。過去多年,香港主要在國際資金上依賴金融市場,而本地經濟則過度依賴消費性行業,欠缺獨當一面值得投資的產業。現時政府的經濟政策集中於刺激本地消費以緩和疫情的影響,但刺激本地消費並不會改變產業結構,香港對外資而言仍然欠缺投資價值。因此要改變香港的困境,政府不能只著眼當下疫情,得儘快擬定好產業政策,吸引新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