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研究.一】醫療融資急須改革 市民欠意識 政府有責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醫療是現代社會的一項重要社會保障,在世界各地皆是重要課題。自二戰以來,不少國家陸續推行醫療改革,目的是使醫療保障的覆蓋網更大,確保社會上的弱勢社群也能以合理價格享用醫療服務。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愈發明顯,社會的醫療需求只會有增無減。香港的醫療系統依賴公營醫療,但公營醫療負擔過重,難以持久,急須進行改革。然而,醫療改革牽連甚廣,不能一蹴而就,假若我們不及時探討並制訂改革方向,待問題發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臨急抱佛腳」,恐怕為時已晚。

香港醫療系統問題嚴重,市民醫療負擔日重,但卻欠改革意識。(鍾偉德攝/資料圖片)

公營醫療雖好 改革卻迫在眉睫

政府早已察覺醫療開支日益增加,有意進行醫療改革(參考下表)。1999年,政府委託哈佛大學所作的醫療改革報告(《哈佛報告》),就指出香港的醫療融資存在問題,醫療費勢必不斷上升;繼續維持公醫制,公共醫療開支將使庫房不勝負擔。報告預估18年後(2016年),整體醫療開支將由1996至97年度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4.6%升至5.6%至6.4%。驗諸近年數據,可知《哈佛報告》對整體醫療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預估大致應驗(2013至14年度為5.7%)。

自1990年代至今,醫改已提出20多年,政府舉行過數次諮詢,民間亦進行過不少研究。然而,諮詢、研究數量雖眾,但核心的融資問題還是未有解決方案。醫療費用上升是不爭的事實,要處理這筆費用只有兩個方向:其一是繼續用政府補助的方式補貼,其二是採取「用者分擔」的辦法,兩者各有優劣:

政府補助的優劣:

市民可以繼續以低廉的費用享用公營醫療服務
對公共財政做成過大負擔,長遠而言政府或須減少其他公共開支,或者加稅
輪候時間會繼續增長。名義上,弱勢市民可以以低廉的費用享用公共醫療;但實質上,弱勢市民未能負擔私人醫療費用,只能無止境地輪候

用者分擔的優劣:

公共財政負擔較輕
適當的分配制度,能令公共財政補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對市民造成額外負擔,難以說服市民
醫療費用不斷上升,經濟與薪金增長未必能追上。如果以社會保障或儲蓄方式推行,所得的資金很可能不足以應付未來實際醫療開支。

延伸閱讀:醫保是否唯一出路?【醫療改革研究.三】

回避改革難減負擔 政府應加強推廣

醫療費用不斷上升,最直接的應付方法是交由市民分擔,但不少慣於享用廉價公營醫療服務的香港人,甚為抗拒公營醫療體系融資方式的變革。不過,這種心態在某程度上不過是自欺欺人。政府基於公共財政規劃的局限,公共醫療開支未能追上整體醫療開支的升幅——在過去十餘年,公共醫療佔整體醫療開支的比重不升反跌,由2003至04年度的58%下降至2012至13年度的48%;反之私人醫療開支則趨增,自2009至10年度後更反超公營醫療。這是因為公營醫療系統未能應付龐大需求,病人的輪候時間日增,不勝等待而較有能力的市民,最終還是要自掏腰包光顧私人醫療院所,其所須負擔的醫療費用還是變高了。

私人醫療開支的融資來源主要是用家私人資金,佔私人醫療開支68.8%;其餘為僱主所提供的團體醫療服務和私人醫療保險,共佔私人醫療開支的27.9%。從此可見,無視醫療融資的問題,實質上並不能置身事外,減輕自己的醫療負擔。《哈佛報告》面世至今已近20年,但香港醫療體系並沒有作出有效的改革,長此下去,融資問題會繼續惡化,成為香港醫療體系要面對的最大危機。

香港自殖民時代長期推行公醫制度,市民已習慣免費或以低廉價格享用公共醫療,提出用者分擔必然令市民反感,甚至激起民意對立。因此,香港比起台灣等原本便欠缺公共醫療的地區,更難以進行融資改革。但「羊毛出自羊身上」,即使回避醫療融資改革,市民的醫療支出實際上還是不斷上升。

就此,政府也有其責任,他們過去並沒有向市民清楚解釋融資改革的逼切。在2008年醫療改革第一階段諮詢期間,議員郭家麒委託港大民調中心,研究市民對此課題的了解情況,結果發現有78.1%市民表示不理解諮詢內容,更有7.5%根本未曾聽聞過。市民不理解醫療融資的問題所在,不認為醫療融資需要改革,才是根本問題。

醫療保健集團保柏香港委託顧問公司發現,由1989/1990年度至2013/2014年度,港人的自費醫療支出於25年間急升4倍至約430億港元。(朱韻斐攝)

醫療費用不斷上升,已令香港醫療系統暴露出不少問題,但香港人對醫療改革的意識尚為不足。醫療改革是社會重大議題,須多方的合作和共識。政府雖然花了很長時候研究醫療改革,卻只是閉門造車,小修小補,難以帶動醫療全面改革。長此下去,醫療體系的問題只會愈演愈嚴重,令全體市民受苦。

想了解更多:拆解香港醫療系統問題【醫療改革研究.二】

延伸閱讀:各地醫療系統比較【醫療改革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