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觀點】收支預算過於保守 政府「應使不使」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財政預算案公布在即,公眾最關心的莫過於政府的資源運用方針。至於政府對於下個財政年度的收支預算,也是今次財政預算案的看點之一。觀乎立法會秘書處就2017 – 18年度財政預算案撰寫的研究簡報,在回歸後錄得盈餘的財政年度,預測盈餘與實際盈餘的差額達8,060億,足見政府的預算原則過於保守。收支預算在在影響到社會長遠規劃,政府對此絕不能坐視不理。

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前透露,本財政年度財政盈餘「相當高」。(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我們固然不期望財政司能夠精準無誤地預測收入、支出,但是預測也有保守、進取、中庸之分,港府的收支預算明顯過於保守。

低估收入高估開支 乃政府慣技

觀乎前述的研究簡報,在8,060億元中,有75%屬政府低估的收入,其金額達6,045億。追本溯源,保守的收入預算乃英治年代的濫殤,經濟學者鄧樹雄曾引述殖民地財政司歧嘉樂(Arthur G. Clarke)在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的發言,他認為不單是他,甚至將來的財政司都會低估稅收,除了出於審慎理財原則,也因為未來的經濟環境多變,難以預測。

及至郭伯偉上任,他亦同意低估稅收,原因是香港易受海外市場影響,經濟波幅大。無獨有偶,出身殖民地官僚體系的曾俊華在2015年同樣以「香港是外向型經濟」為由,解釋為什麼「預測政府財政狀況較困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家報告」也曾不止一次指出香港政府低估收入。在2017年報告,組織更指港府是「有計劃地低估收入」。在2018年的報告,組織指出,縱然部分被低估的收入源自屬非經常性收入的地價收益,但是撇除賣地,收入超乎預期的現象於其他收入類別也十分普遍。

在開支方面,觀乎前述的研究簡報,回歸以來,政府每年預算開支與實際公共開支的平均差額為170億元。高估開支的情況並不獨見於經濟唱好的年份,1998年、2009年香港曾分別出現經濟負增長,政府應該推出反經濟周期措施、增加開支,但是該兩個年度政府的實際開支仍少於預算開支近100億,足見其開支預算極為保守。

曾俊華當年在群情洶湧下讓步,直接派錢。(資料圖片)

政府不應盲目積財 「派糖」無助紓解民困

也許有人認為,回歸以來縱然政府多次錯估收支,但其少有錄得赤字,甚至令香港財政儲備「盤滿缽滿」,實在無需苛責。但須知道,政府並非企業,其追逐的並非資本累值。公帑也非政府的私產,在這前提下,政府肆意累積財富、錙銖必較,也就無異於剝削市民獲財富再分配的權利。

政府以保守原則估計收入,自然令開支規模下跌,難以應付民生政策所需,更令政府事事外判,未有承擔應負的責任,舉例來說,林鄭去年以房委會自負盈虧為由,提出公屋80萬封頂,多少就出於此因。

至於保守的開支估計,在每年平均170億的實際、預算開支差距當中,以「輔助服務」一項差額最高,平均每年54億元,其次的是教育開支的27億元,至於社會福利、房屋項目平均每年的差額亦達24億元。這些差額一般都儲撥回儲備,未能有效交到有需要的市民手中。

政府財政儲備突破1萬億元。(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政府應以攻代守 開源增加穩定收入

固然香港有部分收入屬非經常性,政府在賣地、印花稅等項目作相對保守的預算也是無可厚非。但是與其如此,政府為何不主動開源、以攻代守?

舉例說,香港的利得稅乃政府近年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比印花稅、地價收入穩定,其稅率為16.5%,大有上調空間,但是港府對增加利得稅卻一直耽擱不前。也許有人以為,增加利得稅的政治阻力巨大,故政府未有為之,實際上,鄭家純、李家誠曾分別於2011年、2016年支持政府增加利得稅,以落實民生政策,鄭家純更明言不介意政府「劫富濟貧」。就連一眾巨富對於加利得稅也表示歡迎,政府又為何懼之?至於股息稅、資產增值稅等等,也能收擴闊稅基之效。

凡此種種,政府一直知而不行,另一邊廂,卻不時抱怨收入不穩定,以致難推出長遠惠民政策,無疑是自相矛盾。

林鄭月娥認為,理財新哲學是大膽增加開支、投資未來,維持香港長遠競爭力 (李澤彤攝)

民生問題嚴峻 官員莫知而不為

正如前述,自回歸以來政府因低估收入、高估開支所帶來的財富已達8,060億。如果財政預算案能夠增加穩定的稅收來源,同時以相對進取的方式作收支預算,再將資源投入長遠政策,將能大為造福市民。

在競選階段,林鄭月娥曾承諾解決民生問題,可惜從她首份施政報告看來,卻未見任何結構性的改革,其後她更提出公屋封頂論,在房策上大開倒車。政府理應在今屆財政預算案訂立新的理財原則,以證其改革決心。正如「01觀點」指出,無論是「量入為出」、「儲備上限」等原則一向亟待釐清,此外,政府應放棄保守的收支預算方針,將資源準確地用於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