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症當前 勿忘低下階層之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型肺炎疫情擴散肯定大家都是輸家,但不同群體的承受能力並不一樣:大老闆的利潤當然會減少,但無損生活品質;低下階層卻叫苦連天,最近不少「打工仔」被迫放無薪假,便充分反映他們的苦況。疫症出現非人力可完全控制,我們自然不能歸咎於港府,但官員無能確實放大了疫症的負面影響。特別須要反思的是,執政者的庸碌並不限於無法提供足夠口罩和隔離設施,這只是面對疫症時進退失據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在於當局過往沒有意識到,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低下階層面對的困局,及早打定「預防針」,以免他們在社會遇到危機時首當其衝。

最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上發表一番偉論:自己駕車上班,無須前往人多的地方,所以過去22日「一片口罩都沒有用過,間接慳了給有需要用口罩的人」。羅局長節用口罩是對的,但他可能忘記了大部份市民都是坐巴士或地鐵上班的,而且沒有獨立辦公室,每天都要跟許多人接觸,而動輒炒至300元一盒的口罩,更可能擠掉一般「打工仔」大半日工資。我們自然無須太過誅心,覺得羅局長在自我炫耀,但他在市民面對疫情感到無助之際發表這番言論,簡言之就是太過離地。換個角度看,羅局長的言論何嘗不是政府顢頇的明證?

政府對「打工仔」欠承擔

疫症爆發,政府最基本的責任是為人民提供保障,可惜在這方面,其表現根本不合格。最近社會關注香港會否出現大規模社區爆發,為此政府和許多私人企業容許員工在家工作,做法可取。但另一方面,當局對難以在家工作的「打工仔」是否有足夠的保障?「打邊爐家族」一名確診成員的同事,據說就是在食肆工作期間被感染的。問題是,食肆不容易實施「Home Office」安排,若要疑似感染者自我隔離兩周更等同「斷人米路」。更差的是,原來當局至今還未把武漢肺炎納入《僱傭補償條例》的職業病附表,意味員工一旦「中招」亦難以追討損失。其實,政府只要積極一點,包括盡快刊憲把新型肺炎納入保障範圍,以及為企業提供補助,讓患病員工在家休息,事情便可圓滿解決。可惜政府連這麼簡單的事都「溫溫吞吞」,足見它對基層僱員欠缺承擔。

所謂「以小見大」,今次肺炎疫情除了反映政府應對失策,還折射出它過往對民生工作的不作為,背後是「積極不干預」思維作祟。《香港01》早就指出,許多國家或地區都實行自由經濟,但沒有一個地區像香港以「最自由經濟體」為榮,對自由經濟所帶來的惡果欠缺相應的全面改革,頂多只有最低工資之類的局部修正。在很多時候,政府只懂得以發放津貼、代繳租金等方法舒解民困,但就是欠缺決心魄力推動改革。最明顯的例子是房屋,疫情讓人看清「劏房」住戶的苦境──口罩不足之下唯有不外出,此舉雖避過交叉感染,但卻因躲在通風不佳的斗室而變相暴露於另一種衛生風險之中。其實,這些市民的情況本來不應該那麼差──若非港府長期對低下階層的苦況無感,若非明知有足夠土地卻選擇不廣建公屋,他們早就可以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即使發生疫情亦不致於如此狼狽。

誠如文章開首所說,執政者無能會放大疫症的負面影響,抗「疫」能力弱的低下階層必然首當其衝,這是政府必須深切反省的。政府當務之急是要帶領社會戰勝新型肺炎,但對一個真正大有為的政府來說,目光應該更加長遠,特別是要思索如何讓民眾在下一次危機來臨前做好準備,避免危機的負面影響不必要地被放大。這就必須由政府拿出魄力,盡早作出籌謀,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