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土拓署與港鐵簽協議 杏花邨將建擋浪牆等 料明年完成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每逢颱風天,位於柴灣、鄰近海邊的杏花邨經常成為新聞追訪熱點,數年前颱風「天鴿」、「山竹」致海水倒灌至邨內停車場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去年業主與管理公司港鐵舉行特別業主大會,決議政府提出「杏花邨沿岸改善工程」,包括興建擋浪牆及可拆卸式擋水設施等,土木工程拓展署今(13日)表示政府方案已獲大比數通,並已與港鐵簽署協議,目標於明年完成工程。

2017年8月,超強颱風「天鴿」襲港期間,杏花邨海濱水浸。(資料圖片/黃煒堯攝)

面對頻發的極端天氣,土拓署早前檢視全港沿岸較低窪和當風地點的情況,識別了26個較高風險影響的地點,被視為「傳統重災區」的杏花邨亦在其中。去年底港鐵與杏花邨業主召開特別業主大會,討論政府提出的「杏花邨沿岸改善工程」。

土拓署今在Facebook發文指,經過多輪的諮詢和解說,杏花邨業主於早前的業主大會上以大比數通過政府方案,並已舉行簽約儀式,授權港鐵推展有關工程,包括工程的詳細設計和施工,目標於明年完成有關工程。

據去年公布的方案,政府會作一次性資助,助杏花邨做改善工程,包括在現有的斜面海堤加設約350米長的弧形擋浪牆,並在較後位置設置共約220米長的可拆卸式擋水設施,加上現有樓宇前的擋水設施,組成多層保護,緩解極端天氣及氣候變化對杏花邨的潛在影響。

另外,據當時土拓署研究,其餘26個較高風險地點包括大埔墟近林村河、大澳、海怡半島、將軍澳南(將軍澳海濱公園)、鯉魚門(馬理村、三家村)及元朗中部低窪地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