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城停業2年復修|地下商戶最後周日僅4檔營業 市民打卡留念

撰文:任葆穎
出版:更新:

有近120年歷史、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地下商戶需於5月底前遷走;一樓布商則估計需於10月底前遷出,惟至今仍未獲妥善安置。

今日(25日)迎來地下商戶最後一個周日,商場內人流不多,只有4檔地下商戶開門營業,有落戶30年的花鋪負責人表示,兩個月前接獲通知需遷走,惟不感意外,因管理公司由最初每兩年續約,今年初開始改為每兩個月續約,認為早已有跡可尋,雖感不捨,但認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有零星市民前來打卡留念,不少人認為商場保育得宜,甚具特色,期望復修後繼續保留本地元素。

有近120年歷史、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梁鵬威攝)
有近120年歷史、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梁鵬威攝)
西港城建於1906年,已有近120年歷史,被列為法定古蹟。(梁鵬威攝)

西港城前身為上環街市 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西港城建於1906年,前身為上環街市,採用英國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以紅磚砌成,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於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自上環市政大廈啟用後,街市北座空置,其後土地發展公司(市區重建局前身)將大樓重修,改建成傳統行業及手工藝中心,並將受中環永安街(即花布街)重建影響的十多間商戶,集體安置於商場一樓;建築物自此名為西港城。

有零星市民前來打卡留念,不少人均認為商場保育得宜,甚具特色,期望復修後繼續保留本地元素。(梁鵬威攝)
有零星市民前來打卡留念,不少人均認為商場保育得宜,甚具特色,期望復修後繼續保留本地元素。(梁鵬威攝)
西港城內英式舊電話亭是打卡重點之一。(梁鵬威攝)

一樓布商料10月底前遷出 地下店舖最遲本周搬走

西港城今年將展開為期兩年的復修及活化工程,所有商戶將分階段遷出。今午所見,西港城2樓懷舊酒樓「大舞臺飯店」已經結業,現被圍封;一樓合共有15檔布商,當中3檔未有營業,數名布商均指局方未有透露遷出期限,惟估計需於10月底前遷出,料不獲安排繼續經營;約10檔地下商戶主要是手工藝品店、婚紗店及食肆等,他們均接獲通知需於5月底前遷出。

今日是地下商戶營業的最後一個星期日,中午12時許只有4檔商戶營業,3檔商戶則未有開門,另有3個舖位丢空,商場內人流不多。不少店舖門外貼上結業通知,並進行減價促銷,有商戶陸續清貨並將商品搬走。商場內仍保留着水晶吊燈、英式電話亭、西港城模型等。

租戶:續約期不斷縮短 早料快要遷出

在西港城落戶30多年的地下商戶、售賣花藝的「Flora & 紫藤軒」負責人江女士表示,今年3月接獲通知需遷走,惟不感到意外,認為早已有跡可尋。她透露管理公司德藝會的租期由最初每兩年續約,改為每半年續約,直至今年初再改為每兩個月續約,「都預咗要走,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吹風都吹咗幾年,而家決定咗無得做咪無得做囉!」

她回憶起最初開舖的時光,不禁莞爾而笑,「當初我間鋪好細,係另一個舖位,個陣我仲好年青,純粹搵啲細藝啫,諗住做吓自己手作、賣吓花。呢個係好多女士嘅夢想,都係我嘅夢想!」後因朋友移民,她便接手現在的舖位,繼續經營花藝生意。

在西港城落戶30多年的地下商戶、售賣花藝的「Flora & 紫藤軒」現時正減價促銷,若無法清貨恐要棄置大批商品。(梁鵬威攝)
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開業30多年的地下商戶、售賣花藝的「Flora & 紫藤軒」5月25日正減價促銷,吸引市民留意。(梁鵬威攝)

賣手工藝品由一間舖廣至三間 疫情後人流減改賣鮮花為主

江女士憶述,1990年代至2000年初西港城人頭湧湧,吸引大批遊客到訪,形容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她說當時特地出售自家製的手工藝品,希望吸納遊客生意。她由最初只經營一個細舖位,擴展至現時三個相連鋪位。她笑言事業頗為一帆風順,「生意愈做愈大」,因此從未想過轉行。

不過疫情後人流漸減,舖頭改以賣鮮花為主,甚少出售手工製品。如今結業在即,她形容最捨不得的是毗鄰舖位的店員、以及西港城的建築特色,又說自己已屆退休之齡,「不過真係有啲唔捨得,所以諗住做多陣先算囉!」她現時正減價促銷,慨嘆若無法清貨恐要棄置大批商品。她表示未有接獲市建局邀請在西港城裝修後重新開舖,因此已在附近一帶尋覓新舖位,惟形容比較「隔涉」,而且面積較細。

有商戶陸續清貨並將商品搬走。(梁鵬威攝)

常客趁裝修前打卡:下一次都不知會變成怎樣

住在荔枝角的市民李先生專程到西港城打卡,他自言20年前開始不時會到訪,認為商場很懷舊,保育得宜,故希望趁着裝修前打卡留念,「如果唔係再下一次都唔知會變成點嘅樣!」對於商戶須遷出,他感到可惜,因為不少店舖歷史悠久,尤其是一樓的布商。

他直言西港城素來人流不多,期望裝修後設立更多可以聚集人流的餐廳,「如果只係得細舖頭,啲人可能買完咖啡飲完嘢就走,吸唔到好多客,商戶又要畀租,都未必生存到。」他又期望可以保留香港特色,吸引外國遊客,「如果有得食吓細蓉雲吞麵、港式奶茶蛋撻,吸一啲想搵香港特色嘅客,係個超過一百年以內嘅建築,有活化同特色,又有打卡位置比人消磨半日,咁就多啲人嚟啦!」

有120年歷史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其前身為上環街市,於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梁鵬威攝)
有120年歷史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對上一次大復修為2003年。(梁鵬威攝)
有120年歷史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其前身為上環街市,於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部份建築特色保留至今。(梁鵬威攝)
有120年歷史的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其前身為上環街市,於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部份建築特色保留至今。(梁鵬威攝)

街坊入內打卡:裝潢甚具特色

住在附近的市民梁先生說,平日甚少進入西港城,惟今日見到不少商戶貼上結業告示,於是進內參觀及打卡留念。他認為西港城的裝潢甚具特色,「好似呢啲(英式)電話亭,出面都搵唔到」;又認為西港城內售賣不同文化的產品,與其他商場不同,「驚裝修完之後變咗第二個樣,就錯失咗好多機會影相留念。」

他同樣認為西港城人流不多,他估計因商場宣傳不足。他又表示,希望裝修後會保留紅磚牆、「騎樓」等原有特色,讓下一代認識歷史。

▼ 一樓布商去向未明 ▼

+2

發展局:會和市建局商討翻新後西港城用途和營運事宜

發展局回覆查詢指,復修及翻新工程計劃將視乎工程的實際進度,需時約兩年多,巿建局正按既定程序與西港城租戶跟進搬遷安排。政府日後會和市建局商討翻新後西港城的用途和營運事宜,並適時作出公布。

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 一樓布商去向未明,料10月底前要遷出。(梁鵬威攝)

市建局:與管理公司合作協議5月31日結束 非布販租戶租約前一日到期

市建局指出,西港城的物業管理、保養及租賃事宜,一直由德藝會負責。因應維修及翻新工程預計於今年內開展,市建局早前與德藝會就雙方的合作協議結束日期展開討論,雙方同意於5月31日結束合作協議。除布販外,其他租戶的租約均是與德藝會簽訂,並於5月30日到期,德藝會正按租賃協議處理這些商戶的遷出安排。

這些租戶如在遷往其他地方繼續經營方面需要協助,市建局可提供中介服務,或探討遷往市建局其他項目內商業部分繼續經營的可能性;若租戶在遷出事宜上有需要,市建局亦可作彈性安排。

西港城即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維修工程。5月25日所見,2樓懷舊酒樓「大舞臺飯店」已經結業,現被圍封。(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