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舊村校改建成環保共行館 開幕展呈現人類為大地留下災難烙印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本港有不少舊村校散落在各區,村校建築大多就地取材,部分結構難敵多年來的風吹雨打,難以保留使用,終成棄置地方。位於大圍車公廟路的一間舊村校,有慈善機構善用現有資源,利用舊校舍提升大眾的環保意識,並從3年前開始進行修繕工程,終使舊村校化身成為集綠色元素於一身的慈濟環保共行館,館內設有不同圍繞環保的展覽公開展出,讓市民對議題了解更多。

位於車公廟旁的慈濟環保共行館,前身是樓高兩層的村校「慈航義學」。(左起)新媒體藝術家張瀚謙 慈濟香港資深志工周玉蓮、慈濟香港執行長施頌鈴、建築師陳翠兒及木匠藝術家林池。(曾鳳婷攝)

位於車公廟旁的慈濟環保共行館,前身是樓高兩層的村校「慈航義學」。在五十年代,本港鄉童因經濟環境影響下,失學問題嚴重,村校便在華僑善心商人捐款下誕生,於1954年在現址開辦,為附近適齡鄉童提供基礎教育。1982年,辦學團體慈航淨院把村校遷至沙田,原址則被改為幼稚園用途,及至2000年停辦。最終,村校校舍被轉贈至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慈濟香港)作社會慈善用途。由於舊校舍已有逾半世紀歷史,故慈濟香港決定在2019年進行修繕工程。

在五十年代,本港鄉童因經濟環境影響下,失學問題嚴重,村校便在華僑善心商人捐款下誕生,於1954年在現址開辦,為附近適齡鄉童提供基礎教育。(慈濟環保共行館提供圖片)
共行館亦會在逢星期一、三及五進行資源回收分類,以鼓勵志工與訪客共同參與環保活動。(曾鳳婷攝)

經多番努力後,當年的舊校舍搖身一變成為充滿綠色元素的慈濟環保共行館。建設及設計共行館時遵從7R法則,包括尊重萬物(Respect)、盡可能修繕延續物命(Repair)、有系統回收分類重用所有資源(Recycle)、拒絕過度消費及包裝(Refuse)、鼓勵從源頭減量(Reduce)及重複使用(Reuse)、推廣重新思考人類與地球共生息(Rethink)的重要。

新媒體藝術家張瀚謙以互動水墨裝置作品《碳息》,透過過去63年氣候變化的數據分析,記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年驚人的增幅。(曾鳳婷攝)

所有修繕材均為環保建材

共行館的修繕工程亦以綠色建築和親自然設計為基礎概念,當中包括沿用自然光、通風設計、太陽能發電及雨水回收等。館內所有修繕材均為環保建材,如生長周期較短的環保竹料取代木材來做地板、牆身飾面、門、窗框、窗台板、戶外圍欄、樓梯等。其餘的牆磚則使用發展商於其他建築項目剩下物資建成,務求貫徹源頭減費。

「共知、共識、共行」為共行館宗旨,旨在提升公眾對環保的覺醒,帶動行爲上的改變,集合共行的力量,落實身心靈環保和大地環保,以協助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和人類的家園。館內設有「大愛感恩科技館」展示回收物料與科技的成果;「蔬醒館」為訪客提供素食文化體驗及素餐烹飪班;「靜思人文館」讓訪客體會到善與愛,是沉澱心靈的處所。共行館亦會在逢星期一、三及五進行資源回收分類,以鼓勵志工與訪客共同參與環保活動。

館內同場更會展出兩個與環保有關的展覽,分別是於「地球館」舉辦的開幕展《共知・共識・共行》,透過不同的裝置與展品,呈現風災、水災及水源污染、山林大火及人類行為在大地留下的災難性烙印,讓訪客親身感受及反思人類與地球共生共息的互存關係。(曾鳳婷攝)

互動藝術作品記錄每年二氧化碳驚人增幅

館內同場更會展出兩個與環保有關的展覽,分別是於「地球館」舉辦的開幕展《共知・共識・共行》,透過不同的裝置與展品,呈現風災、水災及水源污染、山林大火及人類行為在大地留下的災難性烙印,讓訪客親身感受及反思人類與地球共生共息的互存關係。當中藝術家張瀚謙以互動水墨裝置作品《碳息》,透過過去63年氣候變化的數據分析,記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年驚人的增幅。

+12

另一個專題展覽則是《木末生風》,於「賽馬會共創空間」舉辦,木匠藝術家林池透過108條大小不一的手造木鯊魚帶出海洋保育的理念,其他作品如入榫木凳、木收音機等則展現廢木重塑的無限可能。

慈濟環保共行館
地址:大圍車公廟路5號
開館時間:星期一、三至日(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半及下午1時半至5時);星期二及公眾假期休館
了解更多:https://tzuchiea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