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2021|路邊二氧化氮超標6倍 屯門懸浮粒子濃度全港最高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本港空氣質素時好時壞,環保團體健康空氣行動發現去年當疫情緩和下,多種主要空氣污染物水平較前一年上升,最嚴重的是路邊二氧化氮(NO2),超出本港的空氣質素指標近一倍,更比世界衞生組織指引超出逾六倍,路邊微細懸浮粒子(PM2.5)年均濃度亦超世衞標準逾三倍。
該團體又指,全港15個一般空氣質素監測站中,去年錄得最高NO2年均濃度為葵涌,為每立方米53.8微克;錄得最高PM10及PM2.5年均濃度的則為屯門,分別達每立方米36.5微克及每立方米19.7微克。

▼7.23 多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爆錶▼

疫情去年一度緩和 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即比前年升12%

健康空氣行動分析2021年環保署空氣質素監測站數據,發現二氧化氮(NO2)、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臭氧(O3),全部濃度於2021年錄得比2020年增加。當中一般空氣質素監測站中,NO2年均濃度比2020年上升12%,雖然年均濃度符合本港的空氣質素指標,不過比世衞標準高出近三倍。

葵涌年均二氧化氮濃度最高 元朗升幅最大

環團又指,NO2年均濃度升幅最大的地區是元朗,由每立方米32微克升至每立方米41微克,上升28%。

另外,本港PM10及PM2.5的年均濃度於近年趨向下跌,並於2020年錄得新低。不過在2021年又回升,當中路邊PM2.5年均濃度達每立方米21微克,較2020年升9%,亦超出世衞標準三倍。而錄得最高PM10及PM2.5年均濃度的則為屯門,分別為每立方米36.5微克及每立方米19.7微克。

至於臭氧方面,2021年本港一般監測站錄得臭氧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57微克,比2020年上升10%,為20年來第二高,僅次於2019年錄得的每立方米60微克。路邊監測站所得數據則與2019年及2020年相同,維持於有紀錄以來最高位,即每立方米32微克。

塔門監測站臭氧濃度達每立方米77微克 為近20年第二高

在各地區中,塔門監測站的臭氧濃度水平最高,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77微克,較往年上升8%,為過去20年中第二高,僅低於2004年及2019年的每立方米80微克。而排行第二的東區同時是升幅最大,由每立方米51微克升至每立方米68微克,升幅高達33%。

健康空氣行動引述推算:2021年空氣污染令1329人提前死亡

健康空氣行動又引述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推算,2021年空氣污染帶來的不良健康影響,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心肺功能受損等,造成市民約169萬次求診、住院9.8萬日,並令1,329人提前死亡;空氣污染造成的總經濟損失,達158億港元。

促政府應盡早制訂政策 盡快淘汰燃油車輛

團體認為,NO2主要來自車輛排放,反映政府必須推出新措施減低車輛排放。團體批評港府計劃於2025年,才就發展零排放商用車訂立時間表是過於緩慢,促請政府應盡早制訂政策,訂立清晰目標,並撥調資源,盡快淘汰燃油車輛。

新空氣質素指標今年生效 惟與世衞標準相差甚遠

至於臭氧問題方面,團體認為不單要找出污染來源,亦要交代減低臭氧的行動計劃,著手改善污染。團體又指,新的空氣質素指標(AQO)今年生效,但與2021年更新的世衞標準仍相差甚遠,故促請政府盡快收緊指標,保障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