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面臨網上欺凌性騷擾 老師稱毫不驚訝 望政府提供全面支援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香港救助兒童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團隊合作,在2020至 2021年期間在中小學開展大規模的「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調查結果令人擔憂,40%青年被迫接收網上裸露內容或性要求,五分一青年曾遭網絡欺凌。中學和小學的老師對此都有不同看法及訴求,甚至道出身為老師的難處,但他們同樣希望政府為學生做多一步,提供適切的支援,保護香港的青少年及兒童。
撰文:香港救助兒童會

香港救助兒童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團隊合作,在2020至 2021年期間在中小學開展大規模的「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調查結果令人擔憂,40%青年被迫接收網上裸露內容或性要求,五分一青年曾遭網絡欺凌。(資料圖片/呂凝敏攝)

這個「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旨在全面了解兒童在互聯網上面臨的風險,並建議如何保護兒童網絡安全。「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向1,300多名自不同社會及經濟背景,年齡界乎8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並向中學生進行深入訪問。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面臨着重大網絡安全風險,家長、學校和政府需要積極完善青少年及兒童保護措施,保障青少年及兒童免受傷害。

每10名中學生中就有4名在過去一年內至少一次遭受虛擬性騷擾,包括非情願地收到網上性裸露內容、性誘惑或性體驗,相當於超過130,000名香港中學生。另外,去年每5名香港兒童中就有1名遭受網絡欺凌。網絡欺凌有很多種,包括在網上發布令人反感的照片和信息,將他人排擠在網絡社交圈子外,以及未經同意濫用他人的身份。

中學老師認為研究報告反映現實

在中學任職的區老師(化名)看畢研究報告,一點也不感到驚訝,還認為報告內容貼近現實,她表示:「從我與學生的接觸經驗中知道有不少類似的情況,如造謠某學生懷孕,甚至墮胎,需要學校管理層介入處理。被欺凌者通常會被孤立,情況嚴重甚至會有自殘以及自殺傾向。」區老師道:「在我接觸學生中,很多每日都花長時間上網,特別是看網上動漫和打機,又會從網上學習很多新事物,如尋找網上資料增長知識,提升學習表現,掌握到軟件的應用除了能增加學生的技能,更有助將來在職場上運用。對他們而言,上網就如每日食飯般,不可或缺。」互聯網為青年人提供在線上學習和表達自我的平台,因此為青少年創造安全的網絡生態至為重要。

對於研究報告顯示,每5個人中,有1人遭到網上欺凌。她認為網絡欺凌情況非常嚴重,甚至比現實世界的校園欺凌情況更甚。就她平日觀察,在現實生活中曾被虐待或忽略對待的兒童,有較大機會於網上遇到不良性體驗。區老師表示,她所接觸的青年受害者在生活中缺乏別人的關愛,從而流連網上尋求他人的認同和支持,因此容易誤墮陷阱或受到引誘。

「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指,每10名中學生中就有4名在過去一年內至少一次遭受虛擬性騷擾,包括非情願地收到網上性裸露內容、性誘惑或性體驗,相當於超過130,000名香港中學生。(Jay Wennington/Unsplash)

希望政府委派兒童網絡安全專員應對

區老師表示,她任教的學校如收到網上性騷擾、網上欺凌、非情願的網上性體驗等報告,校方一般會交由輔導老師或社工跟進。她感歎「老師平日忙於教學及處理行政方面的事情已佔據大部分時間,要兼顧的事情太多,如備課、批改作業、帶課外活動、處理學生的行為和情緒問題等,排山倒海的工作,實在令我們難於專注處理學生於網上風險的問題;而且,不是所有老師都熟悉網絡世界,有足夠的知識去教導學生如何應對這些網上風險,處理可疑個案。作為老師,想幫也未必有能力去幫。」

區老師建議參照政府對SEN(有教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有特別配套及派老師專門支援他們。她希望政府增撥資源,委派兒童網絡安全專員定時到學校宣揚網絡安全,並從多方面處理受影響學生的情緒,解決學校資源不足的困境。

小學老師賴老師表示,這調查可以給大眾一個驚覺性,提早預防事件的發生。(救助兒童會提供圖片)

學校有一定指引及程序

小學教師賴老師表示:「我任教的學校會安排高年級學生在電腦課進行資訊素養教育。另外,學校推行正向教育,故老師在課內、課外會運用正向語言跟學生溝通,並教導同學有關同理心及情緒疏導的主題。老師又會透過常識科和電腦科,教導同學保護個人私穩、價值觀及媒體素養等。」

校方又會推廣和鼓勵學生參加網上操守和網絡安全等相關主題的活動或比賽,更會在電腦課安排學生利用電子工具設計相關主題的海報及標語創作,如保護自己的私穩,對陌生人的要求說不。此外,校方會派發由認可機構制作的小冊子,以提升學生對網絡安全的認知,並透過內聯網發佈網絡安全的講座或參考資料給家長,例如教導子女安全上網、防止網絡欺凌、預防網絡沉溺、安裝防毒軟件、過濾不良網站的方法等。

香港救助兒童會建議設立兒童網絡安全專員,並為香港設立專責網絡安全的獨立機構,針對網絡欺凌、線上兒童性剝削和虐待的個案,提供兒童友善的求助及投訴機制,並為網絡安全製定法規、指引和公共資源。(資料圖片)

希望政府多點支援

賴老師希望政府可以製作一些短片給家長,以有趣的動畫解釋網絡世界的風險。有系統地給學校一個全年支援,包括講座、網上分享、工作坊,讓學校可以傳遞這方面的資訊給家長和同學。對於「香港兒童在線」的研究報告,她說:「這報告可以給大眾一個警覺性,提早預防事件的發生。」

香港救助兒童會建議設立兒童網絡安全專員,並為香港設立專責網絡安全的獨立機構,針對網絡欺凌、線上兒童性剝削和虐待的個案,提供兒童友善的求助及投訴機制,並為網絡安全製定法規、指引和公共資源。同時,又建議政府對教師和社工提供適當的培訓,使他們具備識別、干預和處理可疑個案的知識,並支援教育機構,向兒童和青少年提供網絡安全的技巧和守則。

家長可向子女訂立使用互聯網規定和守則

對父母和照顧者而言,如家長經常鼓勵兒童探索互聯網世界,並教導他們如何保持網絡安全,兒童一般較少機會在網上非自願地遇到與性相關的經歷。香港救助兒童會的研究發現,只要家長對兒童使用互聯網訂立規定和守則,並要求他們在進行某些網上活動時需要得到事前同意,對降低網絡欺凌的風險有正面關聯。父母和照顧者可以與兒童討論使用電子產品的基本規則,並在必要時了解如何在兒童的設備上封鎖特定網站和內容。最重要的是在場、傾聽並提供支援。若兒童在網絡世界遇到問題,請認真對待,並向學校教師或學校社工等專業人士尋求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