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放榜|考生壓力大 專家籲家長勿放負 忌「有毒正能量」

DSE 放榜|考生壓力大 專家籲家長勿放負 忌「有毒正能量」
撰文:林遠航
出版:更新:

DSE中學文憑試周三(16日)放榜。臨近放榜,考生感到的壓力或會愈大,有精神科醫生建議考生感到壓力及負面情緒時,不應刻意壓抑,要學習接納自己負面情緒;又建議考生平日可以透過情緒寫作、自我同理對話等方式調節情緒,又提到放榜後應減少接觸社交媒體上有關他人放榜的消息、新聞,避免產生比較心態。

至於考生的家長,醫生建議放榜當日避免把失望或焦慮投射在子女身上,以免加重子女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家長亦要避免「有毒正能量」、講「大道理」,例如當子女感到失落時,避免說「唔好喊啦」、「開心啲啦」等說話。

中學文憑試(DSE)將於周三(16日)放榜。(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中學文憑試(DSE)將於周三(16日)放榜。(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DSE中學文憑試將於周三(16日)放榜。(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放榜在即,考生與家長心情總是忐忑不安。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羅嘉瑩指,面對未知的成績,有考生或會擔心成績令自己或家人失望,怕辜負期望,導致夜不能寐、食慾不振,甚至產生「無力感」和迷惘。

指百個考生百個都會有壓力 籲學習接納、正視

從生物角度分析,羅嘉瑩指壓力會令身體產生荷爾蒙,身體會利用這些荷爾蒙以應對緊急狀況、挑戰等。故此,有壓力其實是人之常情,「一百個考生我諗一百個都會有」,考生毋須刻意壓抑,反過來更應該學習接納、正視壓力的存在,對事物抱接納態度,承認有機會成績未如理想,不開心、失望亦是正常反應。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羅嘉瑩指,有壓力其實是人之常情,考生不應刻意壓抑。(受訪者提供)
DSE中學文憑試將於周三(16日)放榜。(資料圖片)

新聞多報成績好考生 提醒考生忌比較心態

談到減壓方法,她指現時距離放榜時間不多,要減壓亦非一時三刻可以做到。至於放榜後,她認為切忌有比較心態,又提到社交媒體、以至新聞,或都只注要或分享好成績,但其實並非全貌,「十個人入面,可能新聞淨係報道考得好嗰三個人,但其實有七個人都唔係考得好。」

至於平時的減壓方法,她提到臨床治療上,主要有以下四個方法協助排解情緒:

.情緒寫作:將當下的情緒、腦海雜音隨意寫下,無需修辭,寫完就放下,可減輕情緒負擔。
.自我同理對話:試將自己當作朋友,練習用同理心安慰自己,例如「我盡力了,已經做得很好」。
.正念觀察與呼吸練習:如靜坐、深呼吸,將注意力集中於身體感覺,讓思緒暫時放鬆。
.情緒轉化練習:透過自身感興趣的活動,例如唱歌、畫畫,將壓力情緒轉移出去,而非強忍。

羅嘉瑩強調,這些方法如同運動一樣,需要平時多練習,遇到壓力時才會自然發揮作用,「四個方法唔係每個人都啱用,搵到適合自己嘅就可以用。」

DSE中學文憑試將於周三(16日)放榜。(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家長須避免把失望或焦慮投射在子女身上,

家長的角色同樣重要。羅嘉瑩提醒,放榜當日,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把失望或焦慮投射在子女身上,亦應避免與其他子女比較、在親友群組討論成績,否則只會加重子女的壓力和負面情緒。

有啲病人大個咗都會記住,嗰下原來父母有啲說話記住咗,「原來你考得咁差」、「我都估到你考得咁差」,呢啲說話真係唔好講。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羅嘉瑩

「開心啲啦」、「成績唔好無乜大不了」乃有毒正能量

羅嘉瑩又特別提到,家長宜避免「有毒正能量」和情緒否定,例如「唔好喊啦」、「開心啲啦」等說話,亦切忌講「大道理」如「成績唔好無乜大不了」,這只會讓子女覺得情緒不被理解,甚至自責。

她建議家長可從旁協助,如陪伴報名、查資料,或用身體語言等非言語方式表達支持,例如拍拍膊頭等,已可以給予子女支持的感覺。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