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中國華融要求內地來港員工交出護照

據報中國華融要求內地來港員工交出護照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中國華融(2799)前董事長賴小民早前被中紀委調查之後,華融系公司出現大振盪,據報旗下部份公司的香港員工,最近被要求交出護照。

上周五發出要求 限本星期一內上繳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電郵和文件報道,上星期五(4月20日)中國華融幾間子公司員工被要求在周一結束之前,向公司交出個人旅行證件,否則將會懲罰,罰則不詳。

華融沒有回覆《金融時報》提問。

據了解,這項要求由公司「組織部」發出,針對從內地來港工作但沒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員工,部份員工已按要求上繳護照。

華融在香港有7間子公司,員工有數百人,其中有4間公司在港上市,包括中國華融、華融金控(0993)、華融投資(2277)以及太平洋實業(0767)。

賴小民涉及違紀違法正接受調查,並已於4月17日辭去董事長職務。

有移英港人被拒領強積金 滙豐據報遭外相林德偉質問促歸還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外電消息稱,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與滙豐控股(0005)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一次會談時,質問滙豐凍結近100億港元的香港移民強積金事宜。

《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報道指,獲得一封於去年8月,由英國外交部中國事務副主任致函駐港高級英國外交官的電郵,內容提到林德偉在一次會談時,質問滙豐凍結香港強積金退休金儲蓄,而這筆資金本應歸還給來自香港的英國國民。不過,滙豐早前重申,提前提取強積金的條件是法律問題,並不是由強積金受託公司所設定的。

外電消息稱,英國外相林德偉與滙豐主席杜嘉祺一次會談時,質問滙豐凍結近100億港元香港移民的強積金事宜。(資料圖片)

英國外交部已向香港政府提出強積金問題

英國外交部也向《星期日郵報》證實,部門已向香港政府提出強積金問題,但未能提供進一步細節。發言人表示,「我們已敦促他們像對待其他永久移居海外的香港居民一樣,允許他們可以早日提取這些款項。」

報道指出,這封電郵流出後,這場爭議已提升至政府最高層級議題,滙豐正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有機會要向英國國會議員解釋,為何拒絕支付這筆移英港人的退休金儲蓄。

報道引述消息稱,滙控是根據中國政府指示,因而拒絕交出這筆資金。報道又透露該封電郵由英國外交部中國事務副主任發出,目前主管英國外交部中國事務副主任為Alex Pykett,他於去年2月調任外交部東北亞與中國司(North East Asia and China Directorate)。

電郵還提到,主管印太事務政務次官衛倩婷(Catherine West)「熱衷於與這間銀行討論」這一問題。滙豐的總部位於英國,而大部份收益則來自亞洲地區。

滙豐早前重申,提前提取強積金的條件是法律問題,並不是由強積金受託公司所設定的。﹙資料圖片﹚

滙豐:提前提取條件是法律問題非受託公司能決定

滙豐首席法律主管Bob Hoyt於去年9月與英國外交部官員進行後續會議,討論如何解決香港強積金問題。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特別委員會的工黨成員Phil Brickell敦促英國內閣官員採取行動,他表示,將向施壓政府務求尋找解決方案,以確保受害者能夠取回他們的儲蓄。

對於被指拒絕發還移英港人MPF供款的金額相當於相當於9.78億鎊(約98億港元),滙豐表示,由於中國內地官員在2021年決定不接受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作為身份證明,導致這筆錢無法支付。香港法律規定成員可以提取退休金的條件,但提前提取的條件是法律問題,並不是由受託公司所設定的。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