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多娜手記】滙豐參與設立全港首家精神健康體驗館

【溫多娜手記】滙豐參與設立全港首家精神健康體驗館
撰文:溫多娜
出版:更新:

港人的精神健康問題近年愈發引起關注。由滙豐支持、香港首家精神健康體驗館(Mind Space)正式落成,計劃於年內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預計每年可接待16,000人。

精神健康體驗館由青山醫院構思及籌建,旨在提升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及認識。展館獲得「滙豐150周年慈善計劃」的贊助,設有採用虛擬實境技術的互動體驗室,模擬精神病常見的病徵,如幻覺及幻聽等,讓公眾親身感受精神病患者面對的情況,加強社會對精神問題的討論及關注。

廖宜建(左一)與精神健康體驗館的朋輩支援員交流。(滙豐提供)
廖宜建(左一)與精神健康體驗館的朋輩支援員交流。(滙豐提供)

除了模擬體驗外,精神健康體驗館亦介紹青山醫院的歷史,以及精神病治療和藥物的發展。青山醫院邀請部分精神病康復者在展館擔任朋輩支援員,即場與參觀者交流,分享患上精神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專業治療對患者的幫助。

滙豐集團總經理兼亞太區環球銀行業務主管廖宜建說,不少人都因為社交、工作或個人生活中面對壓力,導致精神問題,近期疫情持續為不少人帶來壓力及負面情緒,大家除了要主動關心身邊的人,更加要注意保持精神健康。他又話,滙豐期望體驗館能夠加深大眾對精神問題的認識、正視精神健康及建立正面態度,從而消除社會的誤解和歧視。


荷里活廣場兇殺案|紅十字會收71人次求助 有人看施襲影片後暈倒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荷里活廣場兇案震驚全港,香港紅十字會表示,其心理支援服務在此兩天總共服務了71人次,當中超過一成求助者有精神健康或情緒困擾的背景,其主要擔心此事令社會對他們產生負面印象及擔憂,也擔心自己的精神情緒狀況會受事件所影響。

另外,醫管局精神科統籌委員會代表蕭慧敏亦呼籲,大部份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者於痊癒後都可以重新融入社會,有暴力傾向的人為少數,嚴重攻擊陌生人的情況亦非常罕見,希望市民不要對精神病患者標籤化。

香港紅十字會心理支援熱線。(資料圖片)

一成求助者有精神健康問題 憂事件令其被標籤

香港紅十字會表示,其心理支援服務在此兩天總共服務了71人次,當中超過一成求助者有精神健康或情緒困擾的背景。其主要擔心此事會令身邊人和社區對他們產生負面印象,故不太敢向其他人求助或分享自己的困擾,另也擔心自己的精神情緒狀況會受事件所影響。

此外,有市民看過事件的影片後,出現強烈的身體和情緒反應,除了影響睡眠和胃口外,更有個別求助者在觀看影片後暈倒;亦有市民因為事件而令他們憶起過往的創傷和經歷,以致情緒出現困擾。部份家長和照顧者亦表示,難以跟小孩解釋事件,不知道應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

▼案發後現場情況▼

+4

心理學家:大部份暴力事件非由精神病患者造成

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暨心理支援服務主管張依勵指出,有精神情緒困擾的人士,在此時應關注自己身心的狀況,保持規律的作息以及多做舒緩壓力的活動。如果發現情緒波動和困擾,應主動向身邊人求助,例如要求提早覆診。她重申,從國際的研究顯示,社會上大部份的暴力事件都並非由精神病患者所造成,「污名化和負面標籤效應會使有需要尋求協助的人士卻步,影響治療。」

對於有市民出現比較強烈的反應,張依勵指出,在接觸危急事件後,是有機會出現身心的壓力反應,但大多數壓力反應都會隨着時間減退。受困擾的人士可找尋紓緩壓力的方法,避免重複接觸刺激的信息,或跟信任的人分享感受,但如果反應持續強烈,影響日常生活,則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她強調,每個人對危機事故的反應都不一樣,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因事件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PTSD)。

至於家長及孩子方面,張依勵表示,除了要避免讓孩子接觸過度血腥的畫面外,也應讓小孩保持日常生活的作息規律,可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畫畫、說故事,或先分享家長的感受,來跟孩子討論有關的事件。

醫管局。(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醫管局:避免標籤化精神病患者

醫管局對這宗涉及精神科病人的不幸事件深表關注,對事件中死者的家人及受影響的市民致以深切慰問,另會全力支援有需要的市民,希望大家可以撫平傷痛,盡快走出不幸事件的陰霾。

醫管局呼籲市民應時刻關注自己及身邊家人朋友的精神狀況,如果有需要,應盡早向醫護人員或專業人士求助,以便作出專業評估,有需要時可盡快展開精神科治療,可有效改善精神健康狀況及避免情況惡化。

醫管局精神科統籌委員會代表蕭慧敏亦呼籲,市民與醫護人員攜手合作,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援和了解,避免標籤化精神病患者,以促進他們康復和重返社會。她表示,大部分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者於痊癒後都可以重新融入社會,有暴力傾向的人為少數,嚴重攻擊陌生人的情況亦非常罕見,希望市民不要對精神病患者標籤化。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