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解讀確診宗數創18日新低 張竹君:仍高於第二波峰頂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近數日回落,連續6天新增確診數字處於100宗以下,降至69宗,為近18日最低。疫情高峰已過?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雖然數字有所下降,但仍多於第二波時的高峰期;若近日的確診者活動多,或屬超級傳播者,有可能觸發新一輪感染,她提醒市民不能鬆懈,需保持社交距離,否則疫情反彈,「爆到成千都唔出奇」。
多位專家亦認為疫情略為好轉,但感染源頭不明個案仍多,新增個案數目下降速度不理想,數十宗與過百宗差別不算很大,若出現反彈,就會打回原形,因此認為政府推行的限制措施在下周二期滿時,有必要延長有關措施。

張竹君:一鬆懈爆發至成千都唔出奇

張竹君表示,雖然過去數天確診數字有下跌,但仍屬高水平,多於第二波時的高峰期,她希望已經過了頂峰,但亦需要再觀察疫情變化,因新的確診者發病日期屬近日,當中如果有人活動多,或屬超級傳播者,有機會觸發新一輪感染,「一有鬆懈,隨時可以爆到百幾宗、幾百宗,如果(今天有)60幾宗,一有鬆懈,(爆發至)成千都唔出奇。」

她認為疫情回落,但下降速度慢,「好停滯,(確診數字維持於)百幾個一段時間,而家100宗以下都(維持了)幾日,唔係跌得好快,可能社交距離意識唔太足夠,而且基數大,由百幾宗開始,都會跌得慢。」她認為疫情可以好轉,與隔離、追蹤等工作有關,「但最大功勞係靠社交距離。」今明是周末,她呼籲市民放假時繼續保持社交距離,也應提醒家傭,在外出時要保持社交距離。

第二波疫情單最高65

資料顯示,3月中開始出現第二波,主要患者是由歐美返港居民,最高峰期為3月底,其中衞生署在27日公布單日有65宗,為當時疫潮以來單日最高,正是張竹君所指目前仍高於第二波高峰期。爾後確診宗數逐漸回落,但也有出現反彈,至4月20日才首次「雙零」,即既沒有輸入確診個案,也沒有本地感染個案。而今波疫情有過之而無不及,上月30日單日多達149宗,比今日多一倍。

張竹君呼籲市民放假時繼續保持社交距離,也應提醒家傭,在外出時要保持社交距離。 (高仲明攝)

許樹昌:明日確診數字也不低 梁子超:傳播鏈始終無法截斷

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疫情略為好轉,但不能靠單日數字作結論,今天仍有40至50宗初步確診,明天確診數字也不會低。

今天67宗本地感染個案中,有30宗屬源頭不明,比率達44%,許樹昌認為比例仍高,政府的限制措施有必要延長。對於今天再有多個工作場所的爆疫個案,他認為私人企業應嚮應政府呼籲,讓文職員工在家工作,而港鐵需大清洗九龍灣車廠。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稱,疫情有改善,是因為社交距離及口罩令等措施有效,但由於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工作仍不到位,傳播鏈始終無法截斷,建議政府加強於工作場所、有群集式感染的大廈做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及隔離,「先可以將『無厘頭』傳播斬斷,如果唔係會倒流入社區。」

梁續指,政府的限制措施應維持多兩至三星期,現時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仍處於0.6左右,理想是下降至0.3至0.5,若屆時確診數字下降至單位數,才算安全穩妥。他直言,疫情下降速度不理想,數十宗與過百宗差別不算很大,若出現反彈,就會打回原形。

▼第三波爆發 政府延長限聚令、晚市禁堂食等措施▼

+9

袁國勇:已由高峰下降 社區仍有隱形患者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在商台節目表示,疫情在上月17日開始接近高峰,現在開始下降,反映防疫措施開始生效,但社區仍有隱形患者,加上檢測數目不足,預料確診宗數會維持在80多宗,日後疫情發展則要視乎市民能否戴好口罩、避免堂食。

許樹昌認為,源頭不明個案比例仍高,政府的限制措施有必要延長。 (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梁子超稱,疫情有改善,是因為社交距離及口罩令等措施有效,但由於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工作仍不到位,傳播鏈始終無法截斷。 (資料圖片/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