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70冥誕︱《人民日報》發文讚其「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

李克強70冥誕︱《人民日報》發文讚其「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今年的7月3日是李克強誕辰70周年,《人民日報》今日刊發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撰寫的紀念文章《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文中稱「李克強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文中稱讚李克強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為黨和國家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15

文章回顧李克強的學經歷,稱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刻苦學習,追求進步。

文中提到,1998年李克強在河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省委書記、省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兼任黃河防汛總指揮部總指揮。

文中稱讚,李克強敏銳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梯度推進、「世界性產業轉移由我國沿海向內地延伸的新機遇,立足河南地處中原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提出實現中原崛起的奮鬥目標,在全省上下形成發展共識。」

文章回顧,2007年10月,李克強同志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2008年3月,李克強同志任國務院副總理、黨組副書記,負責國務院常務工作,負責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環保、建設、衛生方面工作。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李克強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保持投資較快增長,把擴大消費需求和改善民生有機結合,積極應對,共克時艱,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他協助做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等工作。

+7

文中指出,2012年11月,李克強同志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2013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他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同月起任國務院黨組書記。

文中提到,在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李克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著力完善宏觀調控,注重預調微調,注重定向調控,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推動實現更高層次的供需動態平衡。

李克強逝世|卸任前攜國務院人員拍照 告別演說稱:人在幹天在看

+4

文中指出,李克強在上海等省市設立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顯著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成長,推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

2017年10月,李克強同志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又一次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2018年3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他再次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並擔任國務院黨組書記。

文中稱讚,李克強對人民群眾飽含感情,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他經常深入企業、廠礦、田間地頭、基層一線,仔細傾聽群眾呼聲,實地瞭解群眾安危冷暖,注重解民憂、紓民困。他反復強調,要在發展的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著力解決好群眾就業、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突出困難,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克強靈車車隊抵達八寶山殯儀館途中,沿路可見零星民眾手持白花、自主性聚集送行:

文中指出,2023年3月,李克強不再擔任國務院總理職務。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他堅決擁護和支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關心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堅定支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文章評價,李克強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獻身於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生」。

文章稱讚,李克強光明磊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常說,作為人民公僕,幹事是履職之要,乾淨是為政之德;政府公職人員清廉用權是本分也是天職;要廉潔修身,勤勉盡責,乾乾淨淨為人民做事,決不辜負人民公僕的稱號。他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生活儉樸,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道德情操。」

文章末段則稱紀念李克強,就要學習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