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逝世|民眾悼念他是懷念什麼?外媒想藉府院之爭打輿論戰?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11月2日於北京八寶山火化。連日來,中國民間對他的懷念熱潮,超出許多人的預料,緬懷其施政文風者在所多有,但超乎想像的更有中外各界針對包含官方給予李克強的儀制規格、歷史定位評價等放大檢視,更有甚者趁喪發難,重拾「府院之爭」議題,大打輿論場的泥巴戰。西方世界今回藉李克強逝世,逕自突出對中國政治的怪誕想像,對照國內官民對其懷慕之甚,無疑是戲劇且充滿錯誤的一幕。

民間長隊 緬懷良相

李克強作為身居高位的前總理,距離卸任不過7個多月時間,年僅68歲離世,第一時間激起內地民間震驚與惋惜之情。舉凡李克強祖居安徽定遠、生活過的安徽合肥,到工作過的河南鄭州,均可見的當地大批民眾排著長隊、捧著鮮花,自發前往悼念,其中又以合肥李克強舊居前的悼念規模最大,在網上的傳播範圍最廣。

綜合內地民間對李克強懷感至深,除了感慨其英年早逝,其間更蘊含了對其個人一生清廉、為人謙虛、為政勤勉的肯定,從「好總理」三個字在各地追悼場合上從不落下,便可窺知一二。

+7

李克強擔任十年總理期間的「好」,基本體現在兩方面,一則是懷抱親民、恤民為本為政,讓民間有感;二則是具有清醒的改革開放意識,戮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建設。由於有過底層生活經歷,輔以曾在動盪的文革歲月以知青身份前往農村鍛鍊,李克強任內特別注重保障中下階層民眾的利益,如多次為包括小商小販、卡車司機、快遞員在內的中下階層發聲,主張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給地攤經濟一定的空間,其他具體政績包含使中國醫療保險覆蓋人數由5.4億增加到13.6億,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5900多萬套,讓大約1.4億低保低收入民眾住有所居等,讓人民有感。

其次,在初上任時,一舉言說「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也折射李克強有心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以刺激中國發展的壯志。總體言之,內地民間從總理施政面向評價李克強,基本留下的印象是平實、低調、接地氣、清醒的改革開放意識。如他上任以來力推「簡政放權」,大幅削減不必要的政府審批事項,給民眾、企業辦事創造便利;主張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持續主抓惠及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等,均十分匹配民間,以至於中國傳統對於一位良相方方面面的期待

然而,來自中國外部的評價,卻呈現截然不同的畫風。

+15

李克強逝世|盤點在任十年十大金句 關注民生提出「地攤經濟」

西方編導陰謀論是對故人的踐踏

10月27日上午8時,央視率先公布李克強逝世的新聞,緊接着所有官媒關於李克強逝世的新聞幾乎都有註明「訃告後發」。直至當日晚間18時30分,新華社隨後公布北京官方關於李克強逝世的訃告。

相比於去年11月江澤民逝世時新聞和訃告一同發布,李克強逝世的新聞和訃告間隔整整一個白天的時間,這足以說明李克強的逝世非常突然,純屬意外,中國官方事先並無準備。

然而,正是這樣的「時間差」,留給好議中國政治的有關方「生事材料」——舉凡喪禮規格、訃聞形式、政治評價與歷史地位等,無一不被戴著有色眼鏡、敵視北京政權的西方媒體大做文章,甚至引來「毒殺」之說,這不僅是西方固有意識形態偏見的表露,更是對故人尊嚴的一種踐踏。

有鑑於中國政治歷來注重規矩、傳承和禮儀,同任總理,官方給予李克強的訃告基本評價與李鵬一致,都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同時,由於李克強擔任總理期間,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國家建設步入正軌,李克強的訃告主要圍繞他做的實際貢獻,重心多是置於法律框架下做實事,突出了他任內反覆強調「真抓實幹」和「保民生」,成就其政治功績。

只不過,從李克強的驟逝,到事發突然罕見的「訃告後發」,再到央視在當晚19時播出的《新聞聯播》中,將李克強的訃告排在第三條播報等事,卻足以讓西方將這些有序佈置,串連出一宗幻想中國政治、自編自導的「宮鬥大劇」,著實讓人瞠目結舌。

回看當日的《新聞聯播》,頭條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第二條則為國務院總理李強在結束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並對吉爾吉斯共和國進行正式訪問後,乘包機回到北京的新聞。李克強逝世消息排在第三條,主播在播報中完整讀出訃告,時長12分鐘。

不少人意外於李克強逝世的新聞「屈居第三」,是官方給李「穿了小鞋」。然而,一旦查察《新聞聯播》報道向來有其常規排名順序後,便能夠清楚何謂主觀臆測,又何謂客觀呈現的分別。

據了解,《新聞聯播》報道常規排名,首先必然是最高領導人(現為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消息會排在第一條播出,隨後按常委排序(反映在李強回京排在第二條),接續才是前任領導人(前任最高領導人死訊除外)消息。前國務院總理李鵬2019年逝世時的新聞處理,也是如此,外界霧裡看花,實在無須刻意著墨放大。

簡言之,當中國內地民眾透過轉發其過往言論、影片,乃至自主聚集追悼等方式表達哀悼之際,西方不少媒體復又開始炒作「府院之爭」、見縫插針以「最弱勢總理」之名,挑撥「習李之爭」,甚至猜測李克強逝世會否如胡耀邦去世一樣引發新一輪動盪等,試圖讓李克強的去世變得「不簡單」,此番操作明顯有朝向輿論戰方向演進之勢。

李克強逝世|新華社長文回顧李克強一生 發布12張生平照片

炒作「府院之爭」只是西方的遮羞布

盤點西方「主流」媒體如何報道並評價李克強:路透社報道寫道,「李克強經濟學」從未得到充分實施;《華爾街日報》寫下,李克強的理性決策軟化了習近平政治化統治的尖鋭稜角,但最終影響有限。《紐約時報》則發表評論稱,一系列黨的委員會負責國家安全、經濟和金融政策的制定,使得李克強手裡的權力似乎比前任總理還要小,政策由習近平主導;英媒BBC則直接評價李克強為「最弱勢總理」。

這樣的形式可說是「毫無意外」。歐美主流媒體對李克強生前作為進行了高度評價,但在渲染習李不和的維度則有著「千篇一律」報道,這一方面說明西方主流視角依舊停留在傳統對於中國和中共認知的桎梏裡,如專制、集權、府院之爭,從來是歐美媒體看待中國政治時習慣用的標籤——今回,西方媒體藉由李克強的意外病逝,炒作、影射各種「不單純」,抹黑中國,是這場輿論戰唯一的目的,也是扭曲的慣性使然。

西方不少媒體復又開始炒作「府院之爭」。(資料圖片)

但是,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何以「府院之爭」從來為西方媒體「津津樂道」?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正視中國政治運作內的府院關係究竟為何物,才有所謂是否存在「爭」的辯論。

近些年以來,經過兩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國務院的角色確實有所收窄,日益偏向經濟民生,中共中央扮演集中統一領導的角色。這成為了外界不少人解讀中國黨政關係的視角。

縱然鄧小平在1978年提出解決「黨政合一」和實行「黨政分開」,但晚近在十八大後,中共高層對黨政關係做出新的闡釋,即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雖然這一變化加劇了人們對於「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擔憂,但如果辯證地理解,這確是問題導向下的必然結果——黨政本就沒有辦法徹底分開,而習李之間的分工與配合,正是黨政分工的具體實操。

李克強總理生涯將結束 攜國務院全體人員拍「畢業照」

+4

而西方政府與媒體並不管也不在乎屬於中國的這一切,從來在「西方中心」且「主流」的視角下,極力在中國政治發展中「挑刺」,以彰顯其制度優越。說穿了,由李克強逝世所引發西方再度回歸「府院之爭」的話題,不過依舊回到了中西意識形態與制度競爭的迴圈,是西方對此「興致」無法自拔在先,而非中國制度本身與之相較的良莠有無。固然中國政治與體制仍有諸多問題留待改革完善,但癥結從來不在西方視角下的這些「刺」,而是鑲嵌在中國文化、社會與現代性如何相輔相成之上。西方所謂的「拔刺」,對於動真格的進一步完善中國政治體制絲毫不具建設性與指向性。

彭麗媛隨夫現身李克強葬禮 胡錦濤送花圈表哀悼

正如政治學者鄭永年在《西方看不懂的當下中國政治》一文中寫道,「西方看不懂中國政治,倒不是中國政治本身的緣故,而是很多人往往要麼簡單地用西方意識形態或者價值觀對中國政治做判斷,要麼就用西方概念或者理論來解釋中國政治。前者導致這些人只能對中國政治表達一個極其主觀的偏好,後者則導致這些人對中國政治的認知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

在這樣的視角下回應西方政府與媒體今藉由李克強之死,重操「府院之爭」寄望伴打一場抹黑中國的輿論戰,儘管低俗至極,卻也讓人可憐得「無可厚非」,因為渠等的反應與說法,正正反映出西方無法自覺從對中國偏見的想像中進行思想解放,只能在霸權思想固化的現實中對中國進行最低成本的誤讀與漫罵,以圖得在精神價值上的一抹優越,為自我至上的西方遮羞,僅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