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單|告白成功的7大祕訣 讓對方感到被需要、試融入你的生活圈

撰文:塔羅筆記
出版:更新:

因為第一次戀愛的人,本來就容易把感情看得很重,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是打擊。即使一開始時對方不是你的第一首選,但人相處久了就會產生感情,而當你一邊在乎一個人,一邊又覺得對方配不上自己的時候, 只會造成你既沒辦法好好為對方付出,卻又捨不得放手的窘境... ...

很多人對於「追求別人」的理解,就是想辦法討對方歡心,或者通過撩人技巧讓對方「上鈎」。這兩種模式當然都有可能成功,但其實也浪費了追求這個過程對於雙方關係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了解彼此。當我們把追人重點放在琢磨禮物和驚喜,或是撩人的方式上時,我們與對方之間存在的吸引力往往停留在表面。可能是被禮物感動,可能是被美貌吸引,可能是套路上手,心動歸心動,但停留在表面的吸引不足以讓我們在對方心裡留下很特別的位置。

前期追求過程中缺乏互相了解可能引發的另一個問題是,雙方進入關係後才發現這段關係與自己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如果不在追求階段建立足夠的了解,我們很可能是抱著對於彼此錯誤的幻想進入了這段關係,然後不出多久便會因為幻想破滅、失望而歸。因此,最好的追求方式,是建立在給予雙方充分了解彼此的機會,並建立真實而深刻的吸引。

喜歡一個人怎麼追?從心理學總結 7 個最實用的 Tips !(點擊放大瀏覽)▼▼▼

+27

1. 大大方方、「主動出擊」

有些追求人的技巧用「勾子」,即想方設法吸引對方,讓對方來追求自己。這個技巧對於一部分情場高手而言,自然是熟練運用。但其實追人完全有更容易上手的方式:坦蕩出擊,也就是俗稱的「打直球」。這並不是讓我們在和對方還不熟悉的階段就直接表白,而是在接近對方時,不必掩飾對對方的好感和興趣。

很多人以為在對方還不喜歡我們時就表現出自己的好感,會使自己處於劣勢地位。而從心理學上來說恰非如此。主動出擊運用了一個非常基礎的心理學原理:互惠原則,即我們會喜歡喜歡我們的人。當我們毫不掩飾對對方的好感時,也更容易讓對方產生對我們的好感。

2. 保留一點「不確定性」

在追求過程中,由於彼此還不甚了解,存在距離感,關係中存在一種天然的不確定性,既不知道關係會如何發展,也不確定對方的心意。這種不確定性會讓雙方在彼此眼裡更加迷人。 一些擅長情感套路的人會利用和擴大這種不確定性來操控對方,這也使得很多人對不確定性產生了排斥,認為一段關係應該是將不確定性排除在外的。 其實,人類天生有著對於未知的著迷。追求過程中允許不確定性的存在,不僅不會傷害彼此,還會勾起對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從而賦予關係一種充滿神秘感的張力。

而保持不確定性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在關係中過於頻繁地表露心意。常見的行為比如:喜歡的人發訊息總是秒回,哪怕自己有別的事要忙;過於頻繁地給對方買禮物或者獻殷勤;將自己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對方身上等等。

如果說不確定性是雙方中間隔著的一層薄紗,那麼頻繁表露心意的行為則像是有人單方面地試圖將薄紗捅破。這不僅破壞了不確定性帶給關係的張力,還可能因為這些行為把對方勸退。

同場加映:脫單|到底要幾鐘意一個人先適合拍拖?9項戀愛指南讓你變成你們(點擊放大瀏覽)▼▼▼

+40

3. 恰到好處的「自我暴露」!

我們在互相了解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彼此的自我暴露(self- disclosure)——即人們自發地、有意識地向他人展現真實的自己。 問題在於,恰當的自我暴露可以拉近彼此距離,而不恰當的自我暴露反而有可能直接在相互了解的階段就把對方勸退。 Sprecher(2013)曾做過一個「12分鐘約會」的實驗,並讓被試分成兩組,採取了兩種不同的自我暴露方式。

第一組中,完全由一個人來講述與自己有關的事,另一個人聽;第二組則讓被試雙方都有互相分享的機會,並且強調由淺及深地進行互動。 結果發現,在短短12分鐘的聊天后,第二組的被試之間關係增進明顯更快,也更多地通過對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能學到很重要的兩個關於適度自我暴露的實操原則:互動和漸進。

互動指的是,有效的自我暴露應當是有來有往的,既願意表達自己,也積極傾聽對方。比如在談及對方感興趣但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時,可以禮貌詢問對方:「這部分我不是很了解誒,但我很願意聽你說。可以多告訴我一些嗎?」 漸進原則,則是讓自我暴露依次從事實、想法、感受三個層面逐漸深入。比如,每一次談話可以先從一些個人的愛好、習慣、生活開始,隨著談話的進行,再逐漸展開關於個人想法的探討,最後才進入到感受層面。

4. 來點不要太刻意的「肢體接觸」!

曾有心理學家發現,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之間,短暫且恰當的肢體接觸,也能增加人們對對方的好感、信任感,和吸引力。 當然了,之所以強調恰當的肢體接觸,是因為肢體接觸很容易起到反效果。每個人對於肢體接觸可以多親暱都有不同的尺度,越過這個尺度的肢體接觸可能讓對方產生反感。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叫做「恰當」的肢體接觸呢?

關鍵在於,這些肢體接觸最好是在符合當下的相處情境的。比如: 並排坐下時碰在一起的肩膀或者大腿; 找對方聊天時,通過拍拍對方的手或肩膀來引起對方的注意; 過馬路時,輕輕牽著他的手或者搭著他的肩膀等等。這些不經意間的肢體接觸可能不太起眼,但在關係還不明確時,或許會成為彼此拉近距離的催化劑哦。

5. 讓你的暗戀對象感覺到「被需要」

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過於關注對方,想讓自己被對方需要。但其實讓對方感到被需要也是能增進好感的方式。 富蘭克林效應告訴我們:相比你主動幫助對方,當對方在幫助你的時候,會更喜歡你。

在我們主動付出的同時,不妨適時地向ta請求幫助,讓對方感覺被需要,或許更能贏得ta的好感。 此外,偶爾的示弱也能起到類似效果。尤其是如果你在外人面前是一個相對要強的人時,那麼面對你喜歡的這個ta,不妨放下一點自己的強勢,主動尋求幫助或者是依賴對方,或許都能拉近你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

6. 將對方介紹給「自己生活圈」的人認識

將對方介紹給自己的朋友,往往能夠幫助我們從曖昧階段更進一步。 早先的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關係中兩人的社交圈重合度越高,這兩個人對於關係的認真程度也越高(Milagrdo, 1982)。共同朋友的存在可以使親密關係變得更牢固,並在朋友的見證下,獲得更強烈的「我們」的身份。

當然啦,如果你考慮的是更進一步的關係,那麼除了將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對方,參與到對方的社交圈中同樣重要。在這個階段,對方是否願意讓你進入他的社交圈,也是一段關係是否值得長期維持的重要參考。

同場加映:愛情|女友們必學的10個超加分表現 戒掉「理所當然」留住好男人(點擊放大瀏覽)▼▼▼

+22

7. 持續地創造在對方生活中的「參與感」

互相了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在感情發展的過程中持續保持。持續性的參與感可以讓彼此更親密、習慣生活中有你的存在。 有些朋友們在曖昧期,每天和對方保持著高頻率的線上聊天,看似離打開甜甜的戀愛只有一步之遙,真正要推進關係卻彷彿總差了一點。 這是因為,如果雙方的互動以線上為主,產生的親密感更像是一種錯覺,而非是真正參與到了對方的生活中。

因此,要想持續創造參與感,線下見面是不可或缺的,有條件的話,不妨多將想說的話留到線下見面時說,看著對方的眼睛比看著手機屏幕有效多了 如果條件受限,持續創造參與感也並非不可能,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中一點點積累起來:互相分享日常的點滴和遇到的成就與挫折,一起制定學習或者成長計劃,培養相似的生活節奏,習慣性地用「我們」而非「我和你」…….

最後,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對於這段關係的判斷——對方是否對這段關係有與我一致的期待。如果對方只是想要維持一種不確定的曖昧關係,或是對於感情的要求與我們相差很多,那麼或許即便雙方存在強烈的浪漫激情,也要多加謹慎。

畢竟,追求的成功與否不該拘泥於簡單的「有沒有和對方在一起」,而是一個通過探索和相互了解來尋找對的人的過程。

不因為幻想而進入一段錯誤的關係,也不因為躊躇膽怯而錯過一個對的人,才是「追求」最重要的意義。

【本文獲「塔羅筆記」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