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魚剖腹驚見滿肚「刀削麵」 魚類寄生蟲逐樣數 唔想生蟲可以點?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香港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量第二高的地區,全球排名第八,由此可見香港人有多愛吃海鮮,但若像以下這單事件一樣,看到魚肚內有滿滿的寄生蟲,你又敢不敢吃?

綜合內地媒體報導,中國湖北省黃岡一名夏姓女士購入了一尾鯽魚,誰知回家宰殺開肚後,竟發現魚肚內除了魚鰾以外,所有內臟都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把又白又扁的長條狀軟物,就像「刀削麵」一樣,夏女士不以為然,照樣把魚煮熟吃了。

夏女士將在魚肚內部找到的「刀削麵」的過程拍成影片分享到網上,誰知,竟有網友指出這些居然都是寄生蟲。

這種寄生蟲名為舌狀絛蟲,圖中所見的是第三形態的裂頭蚴。舌狀絛蟲會因寄主的不同而轉變成不同階段的形態。成蟲寄生在水鳥中,它的蟲卵會隨終寄主鷗鳥的糞便一同排到水裡,在水孵化後變為鉤球蚴,鉤球蚴在水中被一種細鏢水蚤吞食後,會在其體內發育為原尾蚴。而魚吞食了感染有原尾蚴的細鏢水蚤後,原尾蚴穿過魚的腸壁到達體腔,發育為裂頭蚴。病魚被水鳥捕食,裂頭蚴在水鳥腸內發育為成蟲並產卵,藉此繁衍。

幸好,舌狀絛蟲對人體並無交叉性的危害,因此,只要將魚的內臟、魚鱗及寄生蟲清除,徹底煮熟後才進食,對健康是沒有影響的。

香港常見的魚類寄生蟲

雖然對舌狀絛蟲人體並無交叉性的危害,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會對人體有害的寄生蟲。在香港常見的寄生蟲就有以下幾種:

1. 肝吸蟲

肝吸蟲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通常寄生在魚類的肝臟中,尤其是鯇魚和大頭魚等淡水魚類。人類食用感染肝吸蟲的魚類時,可能會引起肝臟內膽管梗阻、發炎和出現癌症等症狀。

2. 絛蟲

絛蟲是一種常見的海水魚類寄生蟲,通常寄生在魚的腸道中。人類食用感染絛蟲的魚類時,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和噁心等症狀。

3. 肺吸蟲

通常是透過食用感染肺吸蟲卵的生或未煮熟的淡水蝦或蟹,也可能是飲用感染肺吸蟲卵的水源。肺吸蟲感染可能在感染後數週或數個月才出現症狀,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熱等。如果嚴重感染肺吸蟲,可能會引起肺部疾病和肺動脈高壓等嚴重疾病。

唔想生蟲可以點?

不想吃魚導致生蟲,衛生署以下 2 點建議:

1. 買魚應光顧可靠及持牌的店鋪。

2. 高危一族,包括長者、幼童、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不宜生吃魚類。

在清洗和烹調魚類時,亦下參考以下 3 點幫助避免食用寄生蟲:

1. 清洗

在烹調前,應該先將魚類的鰓和內臟清除乾淨,再用流動水沖洗幾次,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寄生蟲卵。如果可能,最好選擇新鮮的魚類,因為新鮮的魚類通常比較少有寄生蟲。

2. 烹調

適當的烹調方法可以有效地殺死寄生蟲。一般來說,最好煮熟或煮透魚類,這樣可以確保魚肉的中心部分達到高溫,以殺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蟲。如果是生魚片或刺身,則最好選擇經過適當處理和冷凍過的魚類,以減少食用寄生蟲的風險。

3. 冷凍

如果你想要食用生魚片或刺身,最好先將魚類冷凍一段時間,以殺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建議,將魚類在-20°C或更低溫度下冷凍至少24小時,可以有效地殺死大部分寄生蟲卵和囊蟲。

總的來說,清洗和適當的烹調方法可以幫助避免食用寄生蟲,但是如果你懷疑自己已經食用了寄生蟲,最好及時就醫以進行檢查和治療。

(參考資料:食安中心衛生署中文百料

常見的魚類寄生蟲有甚麼?

肝吸蟲、絛蟲及肺吸蟲,了解感染後症狀可按這裡

食魚唔想誤食寄生蟲可以點?

在清洗和烹調魚類時,亦下參考以下 3 點幫助避免食用寄生蟲:
1. 徹底清洗
2. 徹底煮熟
3. 低溫冷凍
詳情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