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小土屋卻名為裴冷翠中心 論歐洲風情地名之浪漫|王璞

撰文:王璞
出版:更新:

八十年代未我初到香港。最讓我傻眼的是大街上那些商店之名。
文:王璞|原題:裴冷翠中心

皇都是是全港首個結合戲院、商場和住宅的地產項目,也是全港第一個有扶手電梯的商場。

抬頭所見,到處都是「中心」和「廣場」:維多利亞中心、伊利莎白大廈、太古廣場、威尼斯花園。這些且不說,至少它們還真的是一座大樓。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間門面三米不到的服裝店,叫了偉業服飾中心,店堂小得轉不開身的一家電器行,叫了國際電器總匯,我家門口那間小食店叫大中華,對這個店名大不敬的是,里面只放得下兩張小方桌。

去年國慶日,「愛港大聯盟」、「同心護港」等組織到特區政府總部請願,要求將「維多利亞公園」改為「人民公園」。(盧翊銘攝)

幾年後回內地一看,從前一味「紅旗」「解放」的店名也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走在大街上,抬頭便是誇張的招牌:亞洲大廈、宇宙飯店、環球商場,五洲中心,比香港更誇張的是那些名字的歐陸風情。明明是中式風格的屋村,卻叫了塞納河畔、羅馬花園、柏林春天、米蘭廣場⋯⋯喝一杯咖啡在「巴塞羅那之夢」,飲一杯啤酒在「莫斯科郊外」。更有甚者,眼前明明是個油膩大牌檔,頭頂上卻摇晃著這樣一塊招牌:哥本哈根小廚。

就跟每個城市都有中山路和人民公園一樣,如今每個城市都有世貿中心和維也納酒店,每逢我躺在一間維也納酒店的房間里,總會好奇地想:不知道其它那些來賓,是否會在這泛出一股霉味的房間里體會出音樂之都的韻味?而那些坐在東北小城的大馬士革飯店飲著一杯二鍋頭的食客,又會否找到身在《一千零一夜》的感覺呢?

海南省的維也納酒店即使經商標註冊,亦被定性為「崇洋媚外」而要改名。圖為深圳的維也納酒店。(VCG)

不管怎麼說,這些老闆們俗雖俗,我們得承認他們俗得還真有幽默感。

不是嗎?所謂的異國情調,不就是為了給我們沉悶的生活增多些色彩嗎?畢竟,「相看兩不厭」只是詩人的誇張,凡夫俗子還是得靠想像中的風景點綴自己貧乏的生活,讓沒財力去周遊世界的人,也能在這些店名上體驗一點五洲四海的浪漫。

(圖片來源: Lintao Zhang / Getty Images)

我是在粵北一小站看到那塊灰頭土臉的招牌時,油然而生以上這些感慨的。那招牌搖搖欲墜地挂在一間破土屋上,上書五個大字:裴冷翠中心。

(獲作者授權轉載自Facebook帖文,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王璞生於香港,長於內地。上海華東師大文學博土。一九八零年開始寫作。一九八九年定居香港。先後作過報社編輯和大學教師。二零零五年辭去大學教職,專事寫作。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女人的故事》、《雨又悄悄》、《知更鳥》、《送父親回故鄉》;散文集:《呢喃細語》、《整理抽屜》、《別人的窗口》、《香港女人》、《圖書館怪獸》、《小屋大夢》;長篇傳記:《項美麗在上海》;文學評論:《一個孤獨的講故事人—徐訐小說研究》、《我看文學》、《散文十二講》(此書內地版改名為《作文十二講》、 《小說寫作十二講》、教學參考書《現代傳媒寫作教程》等。長篇小說《補充記憶》獲天地圖書第一屆長篇小說獎季軍,長編小說《么舅傳奇》獲天地圖書第二屆長篇小說獎冠軍、第六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獎。

【王璞其他文章:動物農場|為什麼奧威爾要把革命領袖定為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