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之作】傳奇德國視覺藝術家 影響了DIOR 還有Sonic Youth

撰文:黃沛鵬 王海燕
出版:更新:

「別看向別處,真相是最美麗的。」(Don’t look away. Everything true is beautiful)
這是電影《無主之作》中最重要的一句對白,影片英文名稱亦因而取名為《Never Look Away》。
德國藝術家Gerhard Richter前半生的故事成為電影的主線,而這位傳奇視覺藝術家的影響力,甚至影響了DIOR和Sonic Youth。

德國視覺藝術家Gerhard Richter(網上圖片)

先從光影回到現實,導演Florian Henckel 是想借Gerhard Richter的生平故事,訴說東西德的差異,而這位視覺藝術家於1932年在東德德累斯頓出身,由學徒到藝術學院,再東德走到西德,豐富的人生閱歷,促使他對創作持開放態度,他的作品並不拘泥於形式,以照片繪畫及模糊效果,創作出獨有的個人風格,他這種以「我畫的就是照片」的形式,抽象且前衛,有人誤會他是重畫照片,事實上他是借「照片繪畫」來帶出繪畫和攝影的質疑與反思。

+1

來到電影《無主之作》中,Gerhard變成Kurt Barnert這名字來演繹他前半生的故事。

Kurt出生於東德,孩童時與其阿姨Elisabeth May關係親密,她經常帶領Kurt遊走美術館,告知他何謂自由的真理,巴士司機齊按喇叭的聲音可以是一種藝術、鋼琴的A鍵可以是萬物之靈,「先讓你的心自由起來,然後再從藝術中解放世界。」Elisabeth正是位追求自我釋放、對藝術擁有創新思維的女子,不過在當時的希特勒極端政治統治下,她的革新思想只被視為精神病,最後更以不良基因為名被送往集中營的毒氣室處死。

戲中孩童年代的Kurt Barnert和其阿姨Elisabeth May(電影劇照)

雖然Elisabeth已離開Kurt,但她對「真理」的主張,卻影響Kurt的一生。

其後,Kurt進入東德藝術學院,但政府只容許社會寫實主義的繪畫存在,意即是指所有創作,只能夠以人民或鞏固納粹統治政權等主題出發,當時的畫家只淪為當權者控制他人思想的エ具,整個東德根本不在乎藝術的創新性與突破性,即使Kurt在求學期間得到黨政府的賞識,但這些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作品,到底是否他一直所探求的藝術真理呢?

主角一直努力探求藝術的真理(電影劇照)
Art should be serious, not a joke. I don’t like to laugh about art.
Gerhard Richter
Gerhard Richter在工作室作畫(Gerhard Richter)

再次回到現實世界。Gerhard一舉成名後,他的作品深受藝術市場的熱烈追捧,多次打破拍賣紀錄,如2012年他的一幅作品《Abstraktes Bild》以3,400萬美元成交,創下當時在世藝術家拍賣的最高價紀錄;翌年另一件作品《Domplatz, Mailand》以3,710萬美元拍出,到了2015年時,舊有紀錄保持者《Abstraktes Bild》再度轉手,今次以4,452萬美元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成功售出。雖然不斷打破自身紀錄,但他對這些數字遊戲不屑一顧,他所創出的Kapitalistischer Realismus(Capitalistic Realism),正正是反藝術而來,目的是譴責藝術的商品化和商業化。

《Abstraktes Bild》1994(Gerhard Richter)

此外,Gerhard亦不喜歡委託創作,多年來拒絕的例子多不勝數,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像曾創下拍賣成交紀錄的《Domplatz, Mailand》,就是他為Siemens所委託的作品。兩件大型作品《Victoria I》及《Victoria II》則是為杜塞爾多夫的保險公司Victoria創作。總括而言,花花的金錢世界對Gerhard來說並不吸引,放棄那豐厚的私人佣金,貫徹他的Capitalistic Realism精神。

《Domplatz, Mailand》1968(Gerhard Richter)

Gerhard的影響力不只在藝術界別,多年來還為時裝和音樂帶來不少創作靈感。DIOR SS14中由Raf Simons設計的條子裙,正是取材自Gerhard 2011年畫作《Strip》,而MSGM、Proenza Schouler、Akris等服飾設計,也是受Gerhard作品啟發而來。音樂方面,美國Pop Rock樂隊Sparks的1974年專集《Propaganda》,唱片封面令人不其然想起跟Gerhard 1965年作品《Motor Boat》;至於美國Alternative Rock樂隊Sonic Youth於1988年發表的經典專集《Daydream Nation》,唱片封面那蠟燭畫作,便是Gerhard同年作品《Kerze I》,可見他影響力之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