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中美獎牌之爭結果揭曉 「金牌意識」改變了嗎?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東京奧運即將在8月8日閉幕,獎牌榜的結果也將揭曉,中國奪得38金32銀18銅居第二,次於美國的39金41銀33銅。但在激烈競爭之外,今年東京奧運有一幕得到許多關注:跳高項目中,義大利和卡達的選手決定不再繼續比賽,兩人一起拿金牌,成為奧運百年來第一次的金牌「共享」,兩人擁抱的畫面也在全球社群媒體廣為流傳,蔚為佳話。此外美國體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為了心理健康,放棄角逐獎牌,亦引發討論。

比起過去「奪金牌」、「做得更強更好」「爭做第一」這種「金牌意識」在這次奧運似乎淡化,反而更符合國際奧運會《奧林匹克憲章》中提到奧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而即使國際媒體對於中國代表隊選手的「奪牌機器」、「獎牌工廠」批評仍在,但觀察對劉翔的平反或是官媒號召、網友在落敗選手被「網暴」時聲援運動選手,都反映出內地「金牌意識」似乎也發生變化。

劉詩穎贏得中國隊今屆田徑第2面金牌,也是中國隊首次在標槍項目獲獎。(Getty Images)

運動員遭批 官媒發聲網友聲援

今年東京奧運,中國有射擊女神之稱的王璐瑤爆冷出局,因為發了一張睡衣自拍提到,「三年後再見」結果被部分內地網友抨擊:「輸了還敢自拍」她也因惡評而刪文。其後不只有網友聲援,官媒如《人民日報》發布王璐瑤影片,並強調:「輸贏乃兵家常事。」《環球時報》則表示,公眾應諒解她,對她的失利抱以同情,並指出「放大她的言論進行攻擊」,是一種「對失利者」很惡劣的態度。(點擊全文

除了官方表態外,在田徑賽場蘇炳添、王春雨寫下新紀錄,即使並未奪牌同樣收獲好評,而他們在比賽結束後都提到劉翔對他們的鼓勵和支持,也讓劉翔再次躍進觀眾視野登上熱搜。

劉翔曾經因傷退賽被網民聲討,在東京奧運因蘇炳添、王春雨都提到他,再次引發關注。(Getty Images)

有許多網友對曾奪下奧運金牌、打破世界紀錄的劉翔因在北京奧運、倫敦奧運退賽,而被批評為「戲精」和「懦夫」一事反思和道歉。事實上去年已經有相關的訪問和討論,劉翔也表示對網友諒解。此外,「考研名師」劉曉艷在課堂上批評劉翔,「幾十億的中國人在看著你」「如果是我爬都要爬到終點」、「沒有中國人的精神」也被網民批評。

網友似乎對於運動員的處境能給予更多理解。此外,平台亦在其中扮演角色,以微博為例針對批評或惡意侮辱運動員的帳號進行處置也有其效力,使場上的運動員不必背負過多的壓力,但也有評論認為封禁帳號太過誇張。

光芒從國家過渡到選手

日前,《紐約時報》一篇名為「不惜一切代價:奧運金牌背後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引發許多討論,該篇文章提到,「中國為培養運動員設定的目標只有一個:為國家的榮耀贏得金牌。」並指中國針對特定項目培育選手以奪牌,忽略選手權利和感受。(點擊全文

該篇文章引發爭議。除因各國政府事實上都有資助培育「運動員」,只是程度不一外,今年中國隊在賽艇、田徑等並非過去奪牌項目亦獲得好成績。內地網友也認為,比起「為國爭光」,也有更多網友開始關照個人生命故事以及運動員的權利。

東京奧運奪得中國第一金楊倩可愛的樣子令他在內地網絡爆紅。(Gettyimages)

例如講述射擊拿下金牌的楊倩曾經在比賽前的訓練睡著、14歲跳水奪金的全紅蟬以為學跳水不用讀書、想拿獎金為母親治病、喜歡辣條等都引發許多討論,更多地將光環和注目給選手。此外,今年中國隊金牌數三分之一由00後獲得,許多媒體、網民也是以「國家以有這些選手為榮」的角度切入,落敗選手「對不起」國家的此類言論減少,而是更多的「國家以選手為榮」的論述。

「不需要再一面金牌來證明自己的強大。」有內地網民認為,對金牌意識的淡化也是源於中國崛起後「各方面的自信」。

難以禁止的激進言論

但是伴隨著崛起的自信,極端言論的無法禁止以及頻繁地「出征」,也確實讓內地極端的民族主義躍升國際版面。此外,在特定項目上和對特定選手「不能輸」的執著仍舊存在,以乒乓球和羽毛球為例,許多內地網友在IG出征日本桌球混雙選手、而對於羽毛球男雙敗給中華台北隊許多網友也表示不諒解。(點擊全文

無法否認地是,內地網友龐大的數量使其即使只有1%的人出征依然有可觀的效果。而在民族自信上升的同時,即使對國內運動員開始有更多體諒和理解的聲音,但對於對手選手的指責、賽事公正與否的批評也會招致「輸不起」的刻板印象和批評。在網絡時代偏激言論容易被看見,即使「金牌意識」有所改變,標籤仍難以短時間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