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接班人」僅為德國政壇危機的冰山一角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簡稱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簡稱AKK)2月10日宣布,基民盟黨主席和(大選中的)總理候選人應該由同一個人擔當,因此她不會在2021年聯邦議院選舉中擔任總理候選人,並會辭去基民盟主席一職。

據德國電視一台(ARD)報道,AKK在基民盟主席團的會議中表示,基民盟一部分人與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及左翼黨(Die Linke)有「未解決的關係」,她十分反對與這兩個黨派的合作。她也表示,黨主席和(大選中的)總理候選人應該由同一個人擔當,因此她不會擔任總理候選人。

AKK現年57歲,2018年當選基民盟黨主席。被普遍認為是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繼承者,乃至稱為「小默克爾」。但自她2018年12月當選黨主席以來一直面對批評,包括來自黨內的批評,也有人對她領導國家的能力產生質疑。

基民盟作為德國聯邦議院多年來的第一大黨,其黨主席也往往是德國總理的頭號人選。而今AKK驟然卸任,意味着該黨各人士都將蠢蠢欲動,於今年夏天競爭黨主席一職。

不過,這場辭職的意義和影響,遠不止於「誰會成為默克爾的接班人」。

來之不易的政壇平衡再被打破

按照德國《基本法》(即其憲法),聯邦議院大選每隔四年舉行一次。上屆選舉為2017年9月24日,這也意味着下一屆大選將在2021年7月至9月之間舉行。除非,聯邦議會提前解散,而這並非不可能。

當下執政政府由基民盟和聯邦議院第二大黨社民黨(SPD)組成,基民盟由總理默克爾及主席AKK領導。多年以來,基民盟一直保持着總理和黨主席由一人擔任的慣例,直到2018年12月默克爾卸下擔任了18年的黨主席職務,交棒予AKK。

如今不可排除的一種情況是,基民盟黨內的變局可能影響基民盟與社民黨的執政聯盟,畢竟包括當下政府在內,兩黨二戰之後僅聯手四次,被稱之為「大聯盟」。此前第三次「大聯盟」在2017年大選後一度崩盤,直至基民盟未能成功與綠黨(Greens)和自民黨(FDP)組閣,兩黨重新權衡利弊,方才再次聯手。

在目前基民盟的數位熱門黨主席候選人中,前任國會黨團領袖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拉雪特(Armin Laschet)、衛生部長史班(Jens Spahn)、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Markus Soder)等人,皆與默克爾及AKK有政論之爭,認為基民盟應該改變自身政策主張,包括採取更自由化的經濟政策。

2018年12月7日,基民盟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AKK、梅爾茨(右)和拉雪特(左)第一輪得票率分別為45.05%、39.24%和15.72%,在AKK於梅爾茨二人的第二輪投票中,AKK以51.75%的微弱多數得票贏得黨魁。(AP)

這與政治光譜中間偏左、講究公平分配,有着明確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民黨有本質差異。無論是解散聯邦議院提前大選所帶來不確定性,還是基民盟與社民黨潛在測政策分歧所可能帶來的紛爭,都會令德國在2014年歐洲難民危機之後,好不容易重新奠定的政壇平衡,僅保持兩年便再次被打破。

德國領袖「老態龍鐘」?

穩定狀態被打破的背後,顯現出的是一些更為嚴峻的問題——過去兩年的相對穩定,本來就是極為脆弱的。包括德國在內,乃至全歐洲政壇,不少傳統和主流政黨都在受到衝擊,政治格局愈發呈現碎片化。

以這次圖林根州的基民盟黨員打破數十年德國政壇禁忌,與極右民粹黨派另類選擇黨合作,共推自民黨候選人的情況來看,該州基民盟黨員當然知道此舉會被輿論批評為「狼狽為奸」,但為何依舊做出這種決定?自然也是為了自身生存和黨團利益而不得已為之。

而當AKK在憤而辭職時一再強調自己反對黨員與另類選擇當及左翼黨合作,這無疑說明,「圖林根事件」絕非個例,作為中右政黨,基民盟黨員們為了獲得極左和極右選票,從而與這兩個極端政黨合作的情況,絕非今日才發生。

應該說,基民盟和社民黨這兩個傳統大黨,在近年選舉中依舊能保有較高議席,說明德國政治氛圍在面臨席捲歐洲的民粹變革時,已然有足夠的抵抗力。可也正是因為這樣,相比英法兩國領導人「或右翼或左翼」的形象,積極順應潮流,德國的政治領導層顯得有些陳舊,甚至是「老態龍鍾」。

德國政壇建制派保守、現實而枯燥的風格,愈發不能適應當下各國選舉文化,縱然德國是「歐美保守主義最後的橋頭堡」,但今天其建制派政黨及領袖所面臨的壓力,也終於藉由圖林根州事件爆發。

默克爾自2000年4月10日起執掌基民盟,直至2018年12月交棒予AKK。期間自2005年11月起亦一直擔任德國總理。部分輿論認為,近一年多以來AKK作為黨主席卻並非總理,令其頗受掣肘。(AP)

「接班人」以外的問題

回過頭來看,當下德國所面臨的政治危機簡單地講是默克爾、基民盟乃至德國該選誰接班。詳盡地講,更大的問題實在於,作為德國乃至歐洲保守主義的執旗手,基民盟該如何轉變?如何贏回選票?是否需要調整執政方針?又該如何應對民粹崛起?「默克爾時代」即將落幕,德國政治究竟該秉持其原則,做適當調整,還是謀求根本性路線改變?

很顯然,AKK執掌黨主席的這兩年未能解決這個問題,圖林根州的基民盟與AfD聯手,是赤裸裸的徵兆,也是最新的註腳。AKK高調批評圖林根州黨員與AfD的合作,憤而辭職;默克爾遠在非洲訪問,也罕見發生呼籲圖林根州重新選舉。可是,二人又如何面對上述問題?

AKK因此而慘淡下台,默克爾引領德國十數載,能否在自己執政的最後兩年內,為上述問題提出答案,已然是她最重要的課題。而照目前看來,前景是不樂觀的。

默克爾的執政風格近年來本就受到黨內部分人士批評,她或許可以帶領德國經濟一枝獨秀,維持其堅實的工業基礎及產業縱深;或許可以矢志不移地以公平為最大原則推動社會政策的改革與完善,在右翼和左翼之間尋找平衡;或許可以為德國在歐盟乃至世界保持穩固的領導角色;但而今,她無法滿足當下選民的口味及訴求,況且她還有執政時間過長令人感到乏味這個「原罪」。

德媒《明鏡》(Der Spiegel)援引德新社的報道稱,AKK宣布該決定後,基民盟主席團十分震驚,沉默良久,沒有人直接提到該由誰繼任。(路透社)

如今,基民盟黨內最有潛力於今夏當選黨主席的,是獲得黨內眾保守派大佬支持的梅爾茨。雖然他在2018年12月的黨主席競選中以微弱差距敗給AKK,但他也並未停止成為未來總理候選人的準備。

與默克爾和AKK所秉持的公平原則、注重社會政策不同,梅爾茨和其背後的力量代表的是企業界的利益。此次AKK宣佈辭職之後,梅爾茨並沒有直接回應該事件,而是於當日(2月10日)在Twitter表示,德國工業生產指數的下降是一個「警示訊號」,意味着「目前已然是推行刺激性經濟及金融政策的時刻」,「通過減稅,可提高家庭購買力和企業的投資力」。如果他當選基民盟主席,德國在財政、產業、社保等多方面政策都會有改變。

因此,德國誠然正面臨一場危機:如何在短期訴求和長遠發展中尋找平衡?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將有限資源分配到最緊迫的領域?各政黨皆代表一部分民意,如何在訴求不一,乃至互相矛盾的政黨間,尋找最大中間數?又如何將枯燥而乏味的政綱,以選民能聽得明、聽進去的方式予以包裝、闡述和宣傳?

事實上,當下德國「圖林根事件」的背後促因,又豈僅限於德國?這更是眾多選舉制國家都在面臨的難題。倘若再籠統一些,將問題概括為「究竟應當將怎樣的權利放到怎樣的人手中」,那麼如今默克爾的困境,就更是人類近萬年政治史上最大的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