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修憲:俄羅斯該如何走出歷史怪圈?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俄羅斯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7月1日已經結束。根據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7月2日完成99.01%計票的結果顯示,投票率逾65%,其中78.06%投票支持修憲,21.13%反對。本次修憲案通過幾無懸念。

本次修憲中最受關注的當屬總統任期,提到取消總統任職時間限制。這意味着俄羅斯總統普京有望參加2024年大選,更有望再幹兩屆直至2036年。「普京意在永不退休」、「永恒的普京」、「普京尋求終身制」等輿論分析也隨之而來。

此次修憲無疑將為普京繼續執政鋪路,但不能忽略此次修憲對俄羅斯權力架構的調整。

在修憲草案中,由國家杜馬(國會)批准總理候選人資格,根據總理提名,批准內閣成員資格,交由總統任命。以往則是總統徵得國家杜馬同意,任命總理,如果國家杜馬不同意,總統可以將其解散。副總理、各部部長等職務將由總理提名,國家杜馬批准,總統任命,此前則是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命,國家杜馬不參與。這意味着總統分權給杜馬,杜馬的權力得以提升。

俄羅斯修憲公投現場,普京也參與了投票(點擊大圖瀏覽)

+2

1993年憲法訂立之時,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與議會之間就權力問題爭議不下,以「炮轟白宮」(Белый дом,俄羅斯政府及總理官邸所在地)這樣的流血事件確定了「強總統、弱杜馬」的權力架構。此次修憲則是對總統、總理與杜馬權力的再平衡,權力分配更為穩固。這是普京對以往的一種糾偏,更是對現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俄羅斯頂層權力的一種定調。

相比於其他歐洲國家,強總統或者強勢領導人對俄羅斯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傳統上,俄羅斯就崇拜強人,這是因為在強有力統治的強人時期,基本都是俄羅斯最為強盛的時期,比如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葉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II)再到蘇聯時代的史達林(Josef Stalin),他們都讓俄羅斯成為地區乃至全球的全國。普京執政20年,領導俄羅斯從瀕臨四分五裂的境地成為美歐都無可奈何的國家,再次迎合了民眾對強人的呼籲。

「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這幾乎成為當下俄羅斯的共識。但普京總有要退位的一天,俄羅斯總要面對誰來接替普京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是否會經歷混亂?這有太多的前車之鑑,比如史達林去世之後,蘇聯的幾任領導人執政方針不同,甚至赫魯曉夫全盤否定史達林,否定他的總統角色,導致蘇聯內部權力爭鬥及混亂。

俄羅斯的「普京印記」(點擊大圖瀏覽)

俄羅斯是一個矛盾結合體,呼喚強人卻又不得不面對強人隕落之後的風險,走進了「呼喚強人——強人力挽狂瀾——強人下台——混亂——又呼喚強人」這樣的歷史怪圈。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普京執政20年後,俄羅斯又來到了關鍵的節點。這一次,俄羅斯又要重蹈覆轍嗎?俄羅斯的未來該做出何種選擇?當領導人已經成為俄羅斯整個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時,如何規避強人政治所帶來的風險?這都是普京必然要考慮的問題。

一國之運繫於一人代價太大,普京希望以憲法的方式重新框定總統與杜馬之間的關係,讓杜馬在國家的人事任免和國家未來問題上發揮更多的作用,是讓俄羅斯看到,下一屆總統是普京還是誰並不重要,俄羅斯還能不能再有一位像普京一樣的總統同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不能離了誰就不能轉了,離了誰就要亂」。

此次修憲可以看成是普京從制度層面上的一次嘗試。如果普京是一位「戀權」的總統,他恐怕不會做出這樣的努力。他有勇氣調整權力架構,從長遠角度為俄羅斯未來發展做出規劃,這是值得稱讚的。只是,俄羅斯這個長久以來有着依賴強人的國家,這個習慣了有普京的國家,能否通過普京的這次嘗試不再走歷史的老路?即便普京決意交權,其周邊早已形成的、圍繞普京而轉的政治、經濟圈子,又會否允許他交權?這恐怕都是俄羅斯已然難以走出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