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屆廣交會逾5萬境外采購商到會 外貿「風向標」為何吸力強勁?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千裏逢迎,高朋滿座。原來這句詩是這個意思啊。」10月15日,第13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開幕,頭一天剛從隨身翻譯那裏學會這句中國古詩的英國采購商維克多,看到廣交會現場人頭攢動、各種展品琳瑯滿目,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他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慨。

廣交會開幕首日,參展商與採購商雲集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梁喻 曾育文 實習生 曾沂達 攝

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據悉,本屆廣交會於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辦,同時常態化運營線上平台。與往屆相比,本屆廣交會展覽總面積擴至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展區總數55個,參展企業28533家,均創歷史新高。

本屆廣交會上,重點市場采購商參會積極,歐美采購商預註冊人數較上屆同期增長8.6%,「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采購商增長11.2%,RCEP國家采購商增長13.8%。電子及家電類、機械類、日用消費品類、五金工具類、家居裝飾品類等重點行業受采購商關註度高。

同時,采購團組數量增加,有97家來自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的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團組數量較上屆同期增長86.5%。世界500強、全球零售250強等頭部企業參會踴躍,有140家頭部跨國企業確認參會。

連日來,八方來客陸續抵粵。東方賓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近日,酒店接待的客人中約七成為外國客商。珠江之畔的白天鵝賓館接待的外商比例也達到65%。

記者在本屆廣交會現場也發現,在各個展位上,外國面孔更多了,境外采購商明顯增長。 截至10月15日下午5時,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與上屆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第134屆廣交會現場。(羊城晚報)

廣交會為何吸引力強勁?

吸引力源自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近年來,中國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第一期重點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家電、電子消費品、機械設備、新能源等產品展區規模擴大,為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企業提供參展機會;第二、第三期側重適應消費升級和美好生活需要的產品,為全球采購商一站式采購提供便利。

吸引力還來自廣交會平台不斷優化的開放實效。以「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開放」為主題,本屆廣交會著力打造集資訊交流、創新發布、產業推介、貿易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台。展會期間,將舉辦全球采購推介系列活動、60余場「貿易之橋」全球貿易對接活動,並設貿易服務專區,組織金融保險、物流倉儲、檢測認證等領域的200多家企業提供貿易配套服務。

第134屆廣交會開幕。(羊城晚報)

作為「廣東製造」的一張名片,新晉世界500強企業廣州工控今年前8個月累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對於本屆廣交會,廣州工控期待滿滿,「我們希望通過廣交會不斷開拓東南亞、非洲等新市場。」廣州工控海外事業部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朱映告訴記者。

朱映表示,「廣東製造」門類齊全,具備全產業鏈優勢,更具有技術創新和突破的基礎,在國際市場頗具競爭力。

可以看到,廣交會已然成為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平台。場館內萬商雲集、人頭攢動的背後,是一部濃縮的中國對外開放的歷史,更是中國攜手世界各國推進貿易暢通,勠力共同發展的精彩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