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周】個人電腦砌機概念源頭誕生 IBM 5150帶來的PC革命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電腦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東西,今天個人電腦主要分為IBM的PC/AT與Apple的Macintosh兩大系統。只要讀者正在使用Windows瀏覽這篇文章,那99%是在用IBM的系統。IBM系統之所以深入民心並普及至今,要歸功36年前的1981年8月12日,IBM 5150的誕生。

IBM 5150的底板,這個底板設計成為了日後推出所有個人電腦的基礎。(網絡圖片)

IBM PC/AT是一套完整的電腦格式,其中包含了主機板、記憶體、硬盤等硬件配置。PC全寫Personal Computer,即個人電腦,AT全寫Advanced Technology,合拼在一起就是「IBM的先進個人電腦配置」的意思。

儘管今日AT已被ATX格式所取代(今日電腦市場所買到的一般底板都是ATX格式),但都是由AT發展而成。而PC/AT之所以成為主流,就需要從它的祖先IBM 5150說起。

IBM急於搶佔市場成立專案小組

IBM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1940年代是真空管電腦出現,IBM是首個把真空管電腦實用化,應用在軍事和工業上的先行者之一。可是因真空管電腦太巨大價錢驚人,一直到1970年代積體電路出現,電腦始終無法普及。以電晶體製成的電腦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成為打開了通往個人電腦發展大門的鑰匙。

在當時IBM雖很積極嘗試推出廉價的微型電腦,由自己設計電路和晶片,但幾乎全部失敗。面對Apple和Atari的競爭,IBM的壓力愈來愈大。IBM終意識到單靠自己個人能力,很難設計出突破框架的成品。因此IBM決定成立一個特別小組研究對策,這個專案的名稱叫「象棋專案」(Project Chess)。

1970年代的電腦,實際就是超巨型的計算機。如何把這龐然巨物縮小成今天大家都在使用的電腦?IBM功不可沒。(Getty Images)

一反傳統採用「開放式架構」

小組由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領導,他決定一反傳統採用「開放式架構」設計,即不局限自己製造硬件,可以直接採用別家公司製造的。也就是一部可混合各間公司的硬件,堆砌而成的電腦。

當年所有包括Apple在內的電腦,元件全都是為每個型號特製的,生產商為電腦製造的硬件只供一個型號使用,沒有統一標準。IBM的開放式架構提出了一套兼容方案,讓不同元件可以互相溝通,互相調換。如此的設計大大省卻了研究小組的開發時間,結果新電腦只用了一年多就成功設計出來。1981年8月12日,IBM 5150正式誕生。

成為未來DIY砌機的雛形

就成績而言,IBM 5150不算成功,在1984年更被Apple推出的Mac系列電腦第一代Macintosh擊敗,市場一面倒向Apple一方。不過IBM 5150的設計決策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開放的架構使電腦很容易就被Compaq等的電腦公司模仿並推出產品,為市場加入更多競爭,推進發展。

今天絕大部分個人電腦底板,都是由當年AT的格式發展而成。今天最常用的底板格式是ATX,由Intel根據IBM的AT格式加以開發而成。(Getty Images)

同一時間,開放架構下讓各生產商的硬件可以互相調換,成為今天DIY電腦,亦即自行砌機的雛形。IBM其後依據同樣的設計進一步統一了電腦的格式標準,推出名為「IBM PC/AT」的電腦。IBM PC/AT採用Intel的80286 CPU,微軟的DOS 3.0,和一個名叫AT尺寸的主機板。

AT主機板規範了使用甚麼樣的CPU、使用甚麼樣的記憶體、插上甚麼樣的硬盤、插上甚麼樣的鍵盤和滑鼠等等。其他電腦元件公司只要按着標準設計硬件,即可套到電腦上更換使用。

36年前的一部電腦設計,最終成為了今天大家常用的電腦標準。(Getty Images)

開放式架構勝利 IBM PC/AT成為電腦格式代名詞

如此的設計大大推動了電腦硬件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一輪的電腦革命。對比起與封閉式架構的Apple,IBM更受電腦軟硬件公司的歡迎,在1990年代IBM終於證明開放式架構要較封閉的來得優勝。「IBM PC/AT」成為了電腦格式的代名詞,不但打倒了Apple,更成為個人電腦的標準。當年負責領導小組設計IBM 5150的埃斯特利,成為了IBM PC之父。

IBM大膽的開放式架構雖然沒有為IBM帶來豐厚收入,但帶來的成果讓人敬畏。美國《時代》雜誌在1983年1月,破例地把IBM 5150選為「年度最佳『人物』」,並寫着「它代表着一種進程,一種持續發展並被廣泛接受和歡迎的進程」。36年後我們可以證明,《時代》雜誌眼光完全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