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日之吻》爭議多 主角多人爭住認 「本尊」被指性騷擾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20世紀經典照片《勝利日之吻》男主角、水兵門敦薩(George Mendonsa)周日(17日)因病離世,終年95歲。他和素不相識的女護士弗里德曼(Greta Friedman)在紐約街頭接吻的一幕,被視為二戰的其中一張代表相片。門敦薩生前證明自己是相中人,曾花了不少工夫才獲肯定,不過他這一吻亦惹來性騷擾指控,以兩人擁吻一幕設計而成的雕像被噴上「#MeToo」,需要政府動員清理。

門敦薩是否相中水兵的爭議,源於《生活》(Life)雜誌攝影師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在1945年8月14日拍下一名水兵和護士擁抱相吻的一刻,但他當時沒有記錄兩位主角的名字,結果他們的身分成為「世紀懸案」。

到了1980年,一名叫沙茵(Edith Shain)的女子向艾森施泰特表示自己就是當年該名護士,《生活》雜誌再次刊登照片,希望水兵可以現身,結果很多人都聲稱自己就是相中人,其中11人的說法較為可信。

門敦薩一直堅稱自己就是水兵本人,但《Life》雜誌不願承認,結果雙方更為此對簿公堂,最終不了了之。他在1995年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訪問時提到,每個在世的二戰老兵見到該照片時,都希望自己就是相中人。他強調自己對此一直堅持,並非為了利益,而是爭取獲得承認。

《LIFE》雜誌攝影師Alfred Eisenstaedt的經典照片《V-J Day in Times Square》。(視覺中國)

他的執着最終獲得回報,多方面專家都認為門敦薩就是《勝利日之吻》的水兵。耶魯大學攝影師兼版畫家本森(Richard Benson)分析門敦薩在1980年代的照片,確認他左手囊腫及右手有黑斑等特徵,與相中人一樣。3D掃瞄及模擬技術,亦得出相同結論。

門敦薩在美國羅德島米德爾敦(Middletown)居住逾70年,周日在療養院中不慎跌倒,隨後引發癲癇發作,在距離96歲生日只有兩天離世。有人對他這位代表一個歷史事件的人物去世感惋惜,亦有人不認同他當日索吻的舉動。

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市(Sarasota)一個紀念《勝利日之吻》、名為《無條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的雕像周一(18日)被噴上「#MeToo」字句。當地警方在Facebook公開有關事件,有網民批評涉事者對歷史不敬,而且事件在門敦薩離世後一日發生更為惡劣。

有網民認為雕像代表整個國家一同慶祝戰爭結束,這是現代人感受不到的情境。亦有人指出,門敦薩的行為絕非性騷擾,指對方根本沒可能以性侵女性作為慶祝二戰結束的方式。

不少人認同塗鴉行為,指雕像雖然叫《無條件投降》,女主角卻是「非自願投降」,又指「MeToo」是提倡女性身體自主權,不應受男性擺佈。

《勝利日之吻》水兵門敦薩(George Mendonsa)周日(17日)離世後翌日,一個位於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市(Sarasota)紀念該歷史時刻、名為《無條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的雕像被噴上「#MeToo」字句。(薩拉索塔市警方Facebook圖片)

弗里德曼生前曾經承認這一吻並非她所願,但強調當時只是慶祝二戰結束。她的女兒亦指母親從來沒有對此感到不滿。

有關爭議或可能一直延續下去,但當局對於雕像被塗鴉破壞絕不容忍,警方指由於受影響範圍頗大,估計需要花費1000美元讓它回復本來面貌,清潔工作於周二(19日)完成。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