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問緬甸帶來投資計劃 中緬關係友好背後存三大問題

撰文:王晶晶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分析人士稱,雖然當前中緬兩國人文交流密切,經濟合作勢頭良好,但也有三個癥結有待突破。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美聯社)

中國將為皎漂港(Kyaukphyu port)項目投資13億美元,港口將成為北京通往緬甸西部若開邦(Rakhine)附近印度洋深海港口的門戶。

港口旁雙方還將計劃建立服裝和食品加工廠組成的大型工業園區。中緬官員表示,項目將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報道指,如果項目確實能創造福利,吸引羅興亞難民前來就業,將有助穩定若開邦局勢,也對中國有利。

一旦孟加拉灣的皎漂港完工,將為北京提供另一條通往中東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渠道,几輸送至中國西南雲南省昆明市。

中國6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來自中東和非洲的供應商,近80%的石油和天然氣通過連接印度洋和南中國海的馬六甲海峽輸送,中緬管道的興建可以緩解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

澳洲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智庫亞洲力量和外交項目主任勒馬耶(Herve Lemahieu)認為,中國為緬甸帶來想要獲得的利益。他表示,中國還可能在幕後發揮作用,在緬甸軍方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政府之間就羅興亞人和其他衝突問題進行斡旋。

在中緬雙邊關係朝着不斷利好方向發展的形勢之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徐麗萍指出中緬外交關係的三個難點所在。

第一,緬甸是否會支持習近平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作出的外交努力。徐麗萍稱,如果雙方計劃簽署「一帶一路」協議,那就意味着緬甸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

第二,習近平也會尋找緬甸在東盟的支持,消除其他成員國對於南海擴張引來的批評。第三,中國還希望重新談判在緬甸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36億美元的密松大壩項目。2011年,由於公眾的強烈反對和環境問題,項目被緬甸叫停。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SOAS China Institute)所長曾鋭生(Steve Tsang)表示,中國現在需要確保昂山素姬站在同一陣線,並擁抱「一帶一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