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最新科研:熟悉環境中迷路為先兆 非失憶痴呆

撰文:羅恩賜
出版:更新:

美國電影《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講述由茱莉安摩亞(Julianne Moore)飾演的女主角Alice如何發現自己患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又名腦退化症)。電影其中一幕,Alice在她熟悉的城市中慢跑,突然她就失去了方向感,一片茫然。
原來這一幕,非常貼近科學的發現。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有研究指出,當一個中年人在熟悉的環境下仍失去定位能力或迷路,很可能是他/她在晚年受阿茲海默症影響的預兆,而不是大眾所認知的失憶與痴呆。

一般來說,阿茲海默症患者往往到踏入60歲後才出現明顯病徵,例如失憶與無法辨認親人。(Getty Images)

香港人將阿茲海默症俗稱為「老人痴呆症」,令人誤以為患者會是又「痴」又「呆」的「老人」。患上阿茲海默症的「光纖之父」高錕的太太就發起過正名運動,希望病名可如實反映病況,患者是失去記憶與智能,而不是行為痴呆。現在,科學家更進一步發現,其實阿茲海默症的初期病徵,不是失去記憶,而是失去定位能力。

《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的女主角Alice患有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一天在城中跑步卻突然迷路。(網上截圖)

▋ 科學家致力發現先兆

一群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同英國其他研究中心,長時間從事一個名為「預防」(Prevent)的計劃,目的是從相對年輕的人身上發現出阿茲海默症的先兆。一般來說,阿茲海默症患者往往到踏入60歲後才出現明顯病徵,例如失憶與無法辨認親人。當他們發現的時候,腦部已嚴重受損。

「阿茲海默症被認為是一種記憶的病,但從初步研究顯示,我們現在認為患者面對的困難--至少是起始階段--不是失去記憶,而是形像化事物及自己的位置的能力降低。他們失去定位的能力。」其中一名研究人員Karen Ritchie稱。《永遠的愛麗絲》中的Alice正是典型例子。

▋ 高風險人士海馬體較小

「預防」計劃涉及一個科學研究,該研究邀請兩批人參與,一批介乎41歲至59歲、有近親發展出阿茲海默症、被認為有較高風險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另一批是生活與阿茲海默症無關的個別人士。研究初步發現顯示,前一批人在形像化自己位置的能力的測試中表現較差,他們傾向擁有體積較小的海馬體,這是大腦中涉及定位的區域。

「四座山測試」(Four Mountains test)是測試的關鍵部分。過程中,研究人員會向參與者展示一幅山景圖像,並在一段短時間之後,要求他們在四幅相似的山景圖像中辨識出早前看過的那一幅。這測試是辨識海馬體受損的人的強大工具。

有份參與測試的Cate Latto也認同失去定位能力是阿茲海默症的重要病徵,她說︰「我的母親在晚年發展出這個病,但即使她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她從來都不能記得自己車匙放在哪裡、汽車泊在哪裡。」

▲ 有份參與研究測試的Cate Latto的母親患有阿茲海默症,小時候經常要花時間在停車場替母親尋找汽車。

▋ 及早發現藥效更明顯

不過,即使日後研究人員能夠準確預測哪些人會在晚年發展出阿茲海默症,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治療或預防方法,似乎也是徒勞無功。有科學家指出,如果及早發現阿茲海默症,在患病初期服用藥物,藥效比在晚期服藥明顯很多。另外,有研究顯示,保持運動習慣、健康飲食、戒煙--改善心血管健康--也有助治療及預防阿茲海默症。

▋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方向

科學家一直致力研究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惟至今仍未能發展出效果顯著的藥物。去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有一個研究小組就曾經嘗試以新的取向治療阿茲海默症,結果出乎意料地有用。他們並非研發出新的藥物,而是改變患者一連串的生活方式,將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人體代謝變項,例如胰島素的對抗性,改變成最理想的狀態。

參與研究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在指導底下,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進食大量蔬菜)、保持運動量、學習管理壓力的技巧、改善睡眠等等,成效顯著,連本來無法工作的人也可返回崗位,唯一「副作用」是體重會減輕。不過,這種需要改變生活方式的治療比吃一顆藥丸來得困難,患者亦需要長時間接受教育、輔導、支持,才可作出改變,另一方面吃藥治病亦深印在西方醫療系統,因此這種新的治療方式不易推行。

(衛報/Qu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