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行山路線】淺水灣出發登大潭水塘群峰 盡覽維多利亞港靚景

撰文:刹那
出版:更新: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上水塘(1883-1889年內建成)、大潭副水塘(1904-1908年內建成)、大潭中水塘(1904-1908年內建成)及大潭篤水塘(1912-1917年內建成),前後共分三期興建,此百年水塘,今成法例規定下的一、二及三級歷史古蹟。
圍繞此塘之山,或曰其水源,座北者有渣甸山(Jardine's Lookout)、畢拿山(Mount Butler)及柏架山(Mount Parker),靠南者有長連山、老虎山(Sugar Loaf)、馬坑山(Stone Hill)、蓮花井山(Bridge Hill)及龜山(Notting Hill),倚西者僅紫羅蘭山(Violet Hill),南側缺口,野豬徑(Boa Vista)及大潭崗(Tai Tam Mound)鎮守,直出大潭灣。
本環線時有上落,串走山崗,景色怡人,視野遼闊,景觀多變,玩味十足,且撤退點多,惟紫羅蘭山西南脊及野豬徑屬原始山徑,宜與經驗者同行。

環大潭水塘群峰(剎那提供)

路線︰淺水灣→紫羅蘭山徑→紫羅蘭山→陽明山莊→渣甸山→畢拿山→大風坳→野豬徑→大潭篤水塘

大雪猶過,嚴如夏末。淺水灣油站集合,遂出發。油站後護土牆有橫山徑,乃用於興建阻擋水土物之用,有野豬覓食,大如幼牛,聞聲受驚落荒而逃。粗糙橫山徑,越數澗谷,紫山溪澗以陡峭石壁聞名,有破舊石屎路基殘留,徑盡接登山港島徑。登階,孖崗山在後,十字路口轉左接紫羅蘭山徑。

此徑橫斷紫羅蘭山南坡,削壁成徑處有數,頗有台灣太魯閣味道。危崖處有欄,每遇來者皆須迴避。觀南坡列崖,皆紫淺群澗,溯澗如攀崖。至西南脊,棄主徑。枯徑猶存,早段略陡。疏林盡而路見緩,抵西向山嘴,盡覽南塱山(南朗山)及黃竹坑,有舊測量墩,今地圖已不記載。

告別淺水灣景觀,徑漸為矮灌木所據,初時人沒其中,至疾風橫吹處,即見大潭水塘。風強如日本後立山天狗之頭,難以站穩。陽明山莊漸露,紫羅蘭山雙峰亦現︰西主東副,僅差三米。

短草坡接港島徑,石屎路指副峰頂。往來不絕者,人外有狗,多見不怪也。沿北脊落山,陽明山莊如突兀之物。盡覽九龍半島,聶高信山(Mount Nicholson)下跑馬地;南塱山、玉桂山、山地塘,三島疊影如三重山。抵陽明山莊,橫過馬路,已是渣甸山登山口。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13

渣甸山主山徑均屬衛奕信徑及港島徑,登山口有二戰軍事遺址。電纜處有一紀念碑,記下加拿大溫尼伯榴彈兵頑強抵抗日軍襲港之史蹟,軍士長奧斯本更以身蓋榴彈以救同伴性命,其史實與貢獻實不容中國歪曲。

徑右一石有石屎刻上「1963」,未知其意義。徐步而上,閱覽群峰,皆本線踏之;聶高信山與南塱山對峙,間有玉桂山,後從南丫島;金馬倫山(Mount Cameron)、奇力山(Mount Kellett)、扯旗山(Victoria Peak)三重山巒疊影。

望大潭水塘外,白筆山(Red Hill)上之紅山半島惡名昭彰。峰頂可降至引水道,回大坑,其景色秀麗,俯瞰維港另一角度。渣甸山土名爛泥山,昔日渣甸洋行視之地勢優越,設瞭望台指導船隻出入,故名(Jardine's Lookout);測量墩建於英軍偵察堡上,多少遊人知曉腳下藏堡?

續行,畢拿山後見柏架雙峰,小馬山下石礦場傷痕瘰瘰。山徑建於石礦場邊緣,盡石屎階級,有鐵欄作伴。窮力至頂,幽幽山徑迂迴高地,港島最高峰屹立,重重丘壑藏大潭水塘。畢拿山測量墩,建在舊測量墩之上,兩代同立。急降至大風坳,與柏架山道相交,又是煩囂之地。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9

原計劃再登柏架山,因隊員力有不遞,棄頂而走橫山徑。熟林幽幽微風吹,斜陽熠熠昂步行。凡人多忽略此要道,人跡罕至,抵柏架山引水道,當日日軍攻港,亦沿此道突擊守軍。此為六叉路口,北向順時針為引水道、兩路抵大潭道、兩路抵港島林徑、剛才之橫山徑及登柏架山登山口。

此港島林徑作美景路段,與野豬徑英名同為 Boa Vista,一詞兩譯。沿美景路,有一隱蔽石屎梯,過坳已抵野豬徑測量墩。夕陽西下,風起雲湧,麻鷹翱翔,塘色紫藍。南脊山徑隱密而難行,碎石多且枯藤樹根漫佈,天色漸黑,開揚處猶見大潭篤水塘主壩。抵港島徑,不過數步,已是大潭道。南走有車站,往赤柱用餐結束是日港島行。

按圖看清路線、沿途風景、設施▼

+5

【本文獲「剎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