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國民黨黨主席之爭 是否又是一場內鬥的開始?

撰文:張育銘
出版:更新:

2020台灣大選國民黨慘敗,不僅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大敗於蔡英文,差距將近265萬張選票,而且立委席次也不如預期僅得38席。雖然國民黨仍然是最大的在野黨,但時任黨主席的吳敦義在1月15日宣布率黨務主管進行總辭。

在國民黨召開臨時中常會之後,副發言人黃心華於會後指出中常會通過黨主席補選時程,預計在2月3日和4日進行登記,3月7日舉行投票,同時中常委選舉將合併進行。

國民黨在2020大選中失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黨內因為「四個太陽」的內鬥而使得2019年「九合一」的大勝局面最終消耗殆盡。而新任黨主席的改選,也被外界視為是「外鬥外行、內鬥內行」的國民黨內部另一場政治鬥爭的開始。

外界當然十分關心有哪些人有意登記參選。根據媒體報道,韓國瑜是第一個在黨內呼聲很高卻表態不參選的人,外界認為他目前正受「罷韓」的困擾,因此「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只能先求顧好高雄市府以防被罷免,並沒有心力去競選黨主席。

目前表態參選的人士包括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江啟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然而頗受外界看好可接掌黨主席大任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卻在1月28日透過Facebook拋出震撼彈,表態不參與主席補選。朱立倫指出,他會持續秉持共同承擔的心念,以分進合擊的方式,從外部全力協助國民黨改革,「改造一定有我,改選不必在我」。

而究竟黨主席擁有什麼好處讓這些國民黨派系大老「躍躍欲試」呢? 在民進黨執政後以「不當黨產」來清算國民黨並凍結國民黨的資產後,吳敦義曾說國民黨黨主席每個月要負擔將近3,000萬元的黨費支出,而連勝文也在2020年1月21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世界上最難工作一個是拆炸彈一個是國民黨主席」,似乎要突顯這個職位是多麼地吃力不討好。

不過即使國民黨在2020大選中敗選,仍是台灣第二大政黨,其政黨票獲得4,723,504票,得票率達33%,和民進黨相比僅差9萬票,基本盤依然雄厚,在短時間內仍會是台灣社會中的重要政治勢力。而身為黨主席就擁有掌握黨內參選政府職位的提名和協調的權力,其中能擁有的好處或許「不可言喻」。

國民黨前副主席的郝龍斌1月20日發布參選黨主席聲明。(資料圖片)

國民黨新一波的改革或鬥爭即將隨着新年的到來而開展,隨着登記參選的時間將至,即便台灣處於農曆新年期間,但關於國民黨主席的政治新聞必然不會缺席,也是台灣社會的主要關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