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推海濱發展障礙多 拆欄杆亦爭議 吳永順:港人太鍾意投訴

撰文:李彤
出版:更新:

政府年初公布預留65億元撥款,推行13個海濱優化工程項目,期望2028年前維港海濱由現時23公里增至34公里。擔任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兩年多,吳永順接受《香港01》專訪時坦言,推動海濱發展過程並不容易,除面對法律挑戰、社區反對聲音,還有港人的投訴文化,連應否拆除欄杆,社會也難達致共識,「先了解港人文化,每做一樣同以前唔同嘅新事物時,都要面對風險。」他認為,海濱發展不能一蹴而就,只期望社會能給予更多包容和接納。

本身也是建築師的吳永順直言,相比起很多基建設施和建築物,發展海濱在設計與規劃上並不複雜,建築費不昂貴,亦不用打樁,但正正因為容易做,動輒便被人批評,個別部門亦怕被投訴,「整一隻公仔擺設放係海旁,點知叫人『切勿觸碰』嘅指示牌,數量多到連想打卡,都冇可能影到一張冇指示牌嘅相。」

提到海濱打卡熱點,當然少不了近年因「天空之鏡」而聞名的西環碼頭,該處因為地面凹陷,下雨後出現水漥,附近亦沒有欄杆,配合藍天或日落造成的倒影鏡面效果,被人形容為自然演化的最美好公共空間。

吳永順認同,有些公共空間不刻意去規劃,可能會自然而然地受市民大眾歡迎,但實際上,更大可能遇到的是各式各樣的投訴。「呢邊廂落完大雨一攤攤水被形容為天空之鏡,但另一邊有攤水,就可能會被投訴渠務做得唔好,係咪想跣死人?」「呢到冇欄杆,我跌左落海點算?」

親水與否 並非設計問題

正如被倡議多年的親水文化亦然,社會不少聲音批評水體「可望而不可即」,吳氏形容,這是一項難題,「水陸界線牽涉政府多個部門,築建欄杆一來是要劃界線,二來也是怕投訴。」他指,因為社會傾向把安全放在更高的位置,市民的個人安全歸咎為政府的責任,致令城市規劃過於保守,其實親水與否,並非設計問題。

他舉例,如新加坡的濱海灣,沒有設置欄杆,市民可一級級步行下水,「因為市民的安全由市民自行負責,香港人太鍾意投訴,要先了解港人文化,每做一樣同以前唔同嘅新事物時,都要面對風險。」他透露,委員會擬於2021至22年嘗試拆走部分維園連接海濱的欄杆。

吳永順認為,規劃海濱要因地制宜,不能以單一成功例子照辦煮碗、倒模地套用在每一段海濱上。(李澤彤攝)

規劃海濱要因地制宜

他續指,「如果整個城市每一段海濱都好似西環碼頭咁,啲人就唔會覺得西環碼頭咁正。」吳永順強調,規劃海濱是要因地制宜,個別地區、甚至海外的成功例子,也不能照辦煮碗、倒模地套用在每一段海濱上。

他認為,香港擁有73公里長的海濱,目前已完成23公里,至2028年可做到34公里,34公里絕對有足夠的空間包容不同的模式,達至多元化,「唔一定要一個取代一個,社會意見太 diverse(多樣/分歧),總不能唔同年齡喜好人士,也喜歡同一個海濱。」 吳永順期望,社會能給予更多包容及接納,「大家都搵到自己興趣嘅野,都有自己喜歡嘅空間,市民係有選擇。」

解決海濱暢達性尤其重要

除了前述的種種,尚有很多法律挑戰、社會爭議等均需要面對及解決,吳氏歎道,「做得幾多得幾多,沒有可能所有事情都準備好才推展。」他認為海濱發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嘗試經歷、失敗、再嘗試。

他又主張「先駁通後優化」,即先把海濱駁通,通得愈長愈連貫,容易吸引人跑步釣魚,解決很多人的基本需要,然後再逐步優化。

他續指,過去多年來的城市規劃,未有就海濱有任何特別的作為,無奈地,過去十多年我城不斷地填海,海岸線不斷移動,海濱距離我們愈來愈遠,以至遠離鬧市及港鐵站,故今天解決海濱的暢達性尤其重要。「海濱唔應該係一個要特登去嘅地方,讓海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是最理想。」

說到推動海濱,海濱事務委員會聯同發展局海港辦事處,早前斥約400萬元舉辦「維多利亞港」字型藝術裝置設計比賽、以及海濱公共傢俬設計比賽,作品可於海濱長廊擺放至少五年,藉以美化海濱,提升社區對海港的歸屬感,創造新的「打卡位」。據知,比賽接獲近百份參賽作品,結果最快本周內公布。